电子

政务

首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我是选调生,我在村

【我是选调生,我在村】不负青春“谱心篇”逐梦基层“练硬功”

微信图片_20210721093358.jpg

舞台不在浓墨彩,洗尽铅华亦从容。作为安徽省2020年的选调生,在这半年的基层生活里,我逐渐从一名初出校园的“懵懂生”蜕变为了扎根基层的“合格生”。在这期间,虽遇过困难、有过迷茫,但我始终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永葆“初心篇”“虚心篇”“恒心篇”,练就“信念”“学习”“吃苦”三种硬功,就一定能战胜前行路上的困难,做到风华正茂意志坚,韶华不负盛世颜。

永葆“初心篇”,锤炼“信念功”

记得,在202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当我站在人生道路选择的十字路口,摆在我面对的是一道留在省会的一家国企工作还是回到基层当一名选调生的“单选题”。当我打电话询问父母的意见时,他们并没有为我做出最终的选择,而是告诉我作为一名在农村培养长大的孩子,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万丈树木都有根,水深千尺皆有源。当我回忆起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毅然放弃了繁华的城市,选择到偏僻的乡村成为了一名基层选调生。

当乡里的组织委员带着我穿过坑洼的乡间小路,来到自己的报到单位。进入办公大厅,面对的是陌生的工作环境、听不懂的村民方言,当时的我逐渐产生了一丝无助和退意。夜晚我回到宿舍,去还是留的问题,始终在我头脑萦绕了很久。

第二天,村里开了党员大会,村书记向大家介绍我是湖滨村新来的选调生。村民们听不懂啥是选调生,书记就说是硕士研究生。村民们听完很高兴,直说,研究生好,有文化,能解决很多问题。我听了,很是感动。因为,我感觉到了村民对于有文化的年轻人的渴望。

通过这件事让我放弃了去的选择,加深了我对自己“为什么来”的初心、“到哪里去”的信念的认识。“为什么来”是叩问初心的“灵魂之问”。只有弄清自己为什么来,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乡村的广阔舞台。防止出现将基层作为“过渡地”的“到此一游”心理,甘做一颗扎根基层的“年轻树”。“到哪里去”是指引方向的“前行灯塔”。只有认清自己到哪儿去,才能在各种诱惑的“迷人眼”和艰险困难的“拦路虎”面前,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微信图片_20210721093403.jpg

践行“虚心篇”,勤练“学习功”

学之乃知,不问不识。面对基层这所“大课堂”,带着“学生气”、显露“稚嫩气”的我,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存在着“水土不服”的困惑现象。在最基础的村民沟通方面,我就遭遇了“第一难”。

当时我跟着村“两委”的干部走访村民,讲述新农合医保政策。当时的我,就拿着宣传单照着上面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读的时候既繁琐,又难懂,村民听完后云里雾里,都不知道这个政策是什么。后来,村“两委”干部告诉我,跟村民沟通时要学会讲“土话”。就是挑最简洁、最明了的话去讲。比如这个政策,你最主要的就是告诉村民,参加这个新农合医保你需要交多少钱,交完后你会有什么好处就行。

因此,要想修好基层这门全新的“必修课”,拿到优秀学分,我们还是需要俯下身、接地气,虚心勤练“学习功”。一是在工作中,要“用心”学。在工作中遇到堵点、碰到难点时,要敢于抛弃“高学历”的“荣耀光环”。要俯下身、贴近身地向身边的同事、村里的乡贤进行请教,用心当好爱学习的“小学生”。二是在生活中,要“留心”学。处处留心皆学问。在生活中要留心去观察、善于去学习、认真去领悟村书记和村“两委”在处理群众事务时采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坚守“恒心篇”,敢练“吃苦功”

随着当前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新时期的选调生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较为优渥,缺乏艰苦条件的历练。骤然来到一个陌生的乡镇,面对饮食、住宿、方言等难关,确实会遭遇很多困难。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于农村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还是像漂在水面的浮萍,既没有沉下去,也没有钻进来。

记得我刚来的时候,村里正在修建一条快速通道。这对于地处偏僻的乡村来说,无疑是打通了发展的“主动脉”。我当时对于这个快速通道的修建,满怀期待。有一天,当我早上来到村委会的时候,发现很多村民聚在村委会的大厅里,跟村书记讨论问题。我凑近人群,才听清楚原来是村民在反对修建快速通道。因为,他们认为修建快速通道占据了周边田地里的池塘,而这就相当于阻断了庄稼成长的生命线,导致庄稼无水灌溉。

一边是关系村民庄稼的收成,一边是打通全村发展的道路,此时的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后来,村书记召集村干部开了一次会议,要求我们每个人下村走访村民,了解诉求。我分配的湖滨村共计18个村民组,3600多人口。当时的我跟着村书记挨家挨户了解情况。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持续走访,终于与村民达成统一意见。村里另建一个同面积的水塘,以满足庄稼的灌溉需求。

看到此事的完美解决,使我认识到了要想拎清基层的“千根线”、绘就村民的“幸福图”,既要怀有不怕苦的精神,还要具有敢担当的意识。在面对问题时,要敢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在遇到挑战时,要摈弃“我刚来”“我不会”的退缩思想,要敢于站出来、冲上去,在困难中练就“硬脊梁”。

(作者:望江县凉泉乡湖滨村书记助理 黄军)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