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五,对于安庆市迎江区余桥小学教导处主任查芳蕾来说,是既辛苦又充实,还感到幸福的一天。这一天,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她还要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党员志愿队队员的身份,为全校21名留守儿童准备爱心午餐、精心准备当天“五彩兴趣课程”教学内容,在陪伴中见证这些孩子健康成长。
四年级(2)班学生余宏媛是一名留守儿童,因缺少亲情陪伴而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自主性不高。“余宏媛不是个例,而是代表一个群体。当家庭教育存在缺失时,学校如何补上这一课,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特殊群体学生,余桥小学校长余燕一直记挂着他们的成长。
为此,去年,余桥小学充分整合学校各类阵地、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成立了以校长余燕为组长的党员志愿者队伍,除了关注学习,还努力给孩子提供家庭般的温暖,全力守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这是一个充满爱和阳光的实践站。第一次踏进那里,我就从孩子们澄澈的眼神中感受到他们对外面世界的渴望。”该校党员教师陈明霞说,“那一刻起,我便知道这项工作不是一项任务,而是要将其转化为融在骨子里没有怨言的真挚付出。只有在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一颗奋斗的种子,激励他们自立自强、踏实向上,他们才能拥抱美好的未来。”
每天准备爱心午餐、开设“五彩兴趣课程”、举行集体生日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余桥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党员志愿者们从心理疏导、学习引导、生活帮助、亲情关怀等方面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让他们“学业有教、安全有保、亲情有护、生活有帮、困难有助”,既做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做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呵护者。
前不久,温暖的阳光下,余燕和几名党员教师与学校留守儿童围坐在操场上,朗读日常喜欢的短文故事,分享在图书室阅读到的美好篇章,读诗歌、颂榜样、话梦想,通过这样别开生面的阅读交流活动,了解学校留守儿童近期的学习、成长情况。
“祖国的花朵离不开关爱与陪伴,作为党员,作为一校之长,我责无旁贷。”余燕说,每学期开学初,学校组织对各班级留守儿童信息展开细致摸排,建立成长档案,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图书室打造成儿童健康成长的“游乐园”、学习的“趣味园”;积极开展羽毛球、象棋、美术、劳动实践等第二课堂兴趣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目前,该校党员志愿者种下的“爱的种子”正在学校生根发芽,感染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每天放学,家长志愿者自发来到学校,和党员教师一起为学校留守儿童们献上爱心,和党员教师一起维护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孩子们的美好童年。
余燕表示,该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主题教育中强化责任、落实工作,扎实开展好“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系列活动,发挥党员的实质作用,点燃党建引领“星火”,照亮留守儿童“心灯”。同时,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心理健康辅导等多种途径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撰稿人:张金捷;审稿人:胡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