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批 388 箱阳光玫瑰葡萄已装箱完毕,明早分别发往安庆市、怀宁县及桐城市的 15 家物业管理公司!”在宿松高岭乡双河村 ,市住建局驻村第一书记黄震和队员刘少兵的手机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 。他们身后 , 工作队员和村民正忙着分拣、包装刚采摘的葡萄。
在乡间地头 ,这群从机关来的“新村民 ”挽起裤腿,为农产品奔忙,为村集体经济出力,已成为乡村振兴一线的重要力量。
化身“销售员”,拓宽渠道,精准对接
“ 我 们 的 水 蜜 桃 口 感 纯 甜 !” “村里水果绝不使用膨大剂 、催红剂和防腐剂 ,连除草都靠人工。”这些专业推销话术 ,驻村工作队员已熟稔于心。
为破解农产品“出村难 ”“卖价低 ”的困境,工作队队员们主动变身“销售员”。他们深入调研,摸清本村优质农产品的底数,精心制作产品清单和介绍文案 。然后,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 ,将“销售热线 ”打回“娘家 ”——向后盾单位进行推介,发动单位职工以购代捐、以买代帮。
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对接单位的上下游合作企业、友好单位,甚至联系覆盖面广、采购需求大的物业管理协会,组织精准产销对接会 。通过“订单农业 ”模式,工作队成功将村里的油桃、水蜜桃、翠冠梨、土鸡、小黄牛等特色农产品送进了企业食堂和职工家庭,有效解决销路问题 ,提升产品附加值 ,壮大村集体经济。
化身“服务员”,全程参与,保障交付
销售渠道打通了,如何保证产品及时、高质量地送达客户手中? 工作队又化身“服务员”,全程参与交付各环节。
清晨,他们与村“两委”、果农一同钻进果林,采摘最新鲜的果实;午后,在临时分拣点,他们细心地将产品按规格分装、打包,严把品相;傍晚,他们又忙着联系运输车辆,紧盯发货流程,确保物流畅通;货物送出后,他们还要及时跟踪回款情况,确保村集体收益按时到账。
“他们手上沾泥、身上流汗,跟我们一起干活,比我们想得更周到!”一位村民感慨道 。从“田间地头 ”到“客户手上”,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作队员的汗水与智慧 。他们用全方位的服务,确保了消费帮扶链条的顺畅运转,也赢得了村民的高度信任。
“消费帮扶不是简单‘卖货’,而是要帮助建立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 。我们要当好乡村振兴的‘推销员 ’和‘服务员’,更要做现代化农业的‘辅导员’。”黄震表示。
真帮实扶见初心 ,担当作为促振兴 。驻村第一书记黄震和队员们用沾满泥土的双手证明 :真正有效的帮扶 , 不仅是给资金 、给项目 , 更是给思路 、给方法 、给市场 。他们既当销售员又当服务员的实践 ,展现了新时代干部主动作为 、敢于担当的作风 。消费帮扶的“ 活水 ”正持续滋润乡村产业 ,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 ,一步步铺展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卢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