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宿松县

【宿松选调生风采】在泥土中淬炼 在奉献中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2024年8月,我告别校园,带着满腔热情,回到了我成长的这块土地,成了基层的一颗螺丝钉。从初到时的“不安”,到加入时的“惶恐”,再到如今的“从容”,我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完成了从青涩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蜕变,在泥土的芬芳中淬炼成长。

以“求知若渴”的谦卑姿态,在躬身求学中练就过硬本领。初入老岸社区,我遇到了驻村生活中的第一个难题:业务不熟悉。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前来咨询的村民络绎不绝:有人对最新的医保政策不了解,不知如何缴费;有人与邻里发生了纠纷,要村委会主持公道;有人来办理相关证明,不清楚办理流程……村民们一句接着一句,我坐在那里手足无措。于是,我开始白天跟随村两委一起入户走访,掌握民情民意。晚上挑灯钻研政策文件,慢慢了解了防返贫监测、产业、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各项惠农政策。渐渐地,村民再来村委会寻求帮助时,我能够用“土话”答得上来,村民们露出了笑容,这其中也包含着对我的认可。我愈发懂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基层这片“沃土”,唯有以谦卑之心紧握学习这把“犁铧”,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最大的力量,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以“脚沾泥土”的实干作风,在排忧解难中锤炼担当本色。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这里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没有扎实的实干精神,便难以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驻村的三百多天里,我全身心投入到基层各项工作中,参与“和美松兹”村庄清洁日活动,手持扫帚和铁锹美化环境;邀请书法志愿者们参加迎新春送春联活动,为村民们送上新春的祝福;在春节期间与村两委给社区退伍军人们送去新年日历和真挚祝福,了解他们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利用在村任职选调生服务群众工作经费,购买米、油等生活用品上门慰问多名困难群众与2名困难学生,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勤学不辍方有进,实干笃行始成真。”作为在基层任职的选调生,我渐渐明白只有坚持“干”字当头,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才能做出成绩。

以“枝叶关情”的赤诚初心,在服务奉献中厚植为民情怀。过去一年里,我完成了从“学生干部”到“驻村干部”的转变。与学校里的“有字之书”不同,基层的广阔天地,更像一本厚重的“无字之书”,在阅读基层这本“无字之书”中,我逐渐找到了驻村干部“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答案,那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宣传医保政策时,我主动当起“扩音器”;在张家长李家短的矛盾纠纷面前,我主动当起“调解员”……一次次政策讲解、一次次信息登记、一次次帮扶慰问,在村民需要我时,我与他们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把大家的“家长里短”和“急难愁盼”作为工作重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身处基层,我渐渐懂得只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才能走进群众心坎里,成为他们最信赖的“自家人”。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驻村的日子让我学会了在泥土中淬炼,在奉献中成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这段宝贵的驻村经历,是我青春行囊里最珍贵的宝藏。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初心与力量,边走边记录、边行边思考,眼神坚定地迈向乡村振兴路上更远的地方。(李倩)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