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松县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远程教育“微阵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内容丰富、方式灵活、覆盖面广等优势,持续在规范平台建设、打造精品课件、抓实学用结合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抓规范、优配置,提升远程教育“硬实力”。改善“硬”设施。扎实推进远教站点规范化建设,为全县241个站点配齐电视、桌椅等基础设施,定期对网络机顶盒进行检查维修更换,有效提升站点硬件水平。按照“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的工作原则,落实“AB岗”管理模式,选优配强484名专兼职站点管理员,负责视频播放、资料整理和设备维护等日常工作,确保远程教育工作正常开展。规范“软”环境。制定远教站点月度播放计划和节目预告,持续巩固“固定学习日”制度,今年来,全县各站点每月开机学习率达100%。用好“新”专栏。每月下发工作提示,指导基层党组织通过远教站点组织党员集中观看“安徽党员大课堂”等专栏,同步开展“学后研讨”,确保学习效果。近期,及时传达部署“红色影视播放季”活动,将红色影视作品纳入月度远程教育学习计划和远教精品节目推荐中,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党员的实际需求,推荐不同红色影视资源,供全县党员干部群众观看学习。
抓开发、优制作,提升远程教育“传播力”。注重本土课件开发,用好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徐文藻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活教材”,联合县委党校、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力量,借助社会化影视公司平台,精心策划制作《鱼水情深代代传》《江波映忠魂》《映山红遍思恩情》《大别山精神永放光芒》等微党课9部。其中《江波映忠魂》获第二届全省微党课征集评选活动三等奖。聚焦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心任务,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题,用镜头展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等工作一线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迹,先后摄制《“点”亮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长路》《秀美村庄背后的“绣花”功夫》等党员教育电视片,引领广大党员学有榜样、做有标尺。综合运用图文、视频等形式制作新媒体产品,先后制作《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从业有限制》《注意,这些行为会影响公务员录用》等新媒体作品11个,拍摄《答卷》《镜头里的乡村振兴》等微视频8个。
抓学用、优服务,提升远程教育“影响力”。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和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开展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农业技术和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等,组织党员群众观看病虫害防治、特色种养、黑猪生产养殖技术等课件内容,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建以科技特派员、农技专家、土专家、田秀才等为主要人员的远教队伍,通过“面对面”讲技术、“点对点”教方法,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技术难题。坚持发挥作用、注重实效,积极探索“远教+”新模式,依托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推行“远教+基地+农户”“远教+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等学用模式,邀请农技专家、种植大户,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惠民政策、农业技术、特色种养等授课活动700余场次,帮助党员群众提升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实现学用成果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远教站点“一点多用、一站多能”作用,利用远教广场,累计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50余次,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200余次,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初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