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宿松县北浴乡滑石村扎实开展“开门教育”,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学习教育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度融合,让作风建设成果真正可感可及,以学习教育实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就完成了自来水水源管理、蓄水池清洗等管护工作,解决了大家的饮水安全问题,村里办事的效率真是高。”近日,家住滑石村塘岸组的村民们在家里随时都可以使用干净的自来水了。提起此事,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塘岸组村民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是滑石村开展“开门教育”成效的一个缩影。在滑石村,类似这样的为民解忧办实事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
通过申报2025年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项目,解决辖区大坞道路狭窄、人居环境杂乱差的问题;通过清理汪山道路排水口,重新更换铸铁排水盖板,解决车辆经过时噪音扰民的困扰;入户走访做好二轮土地延包政策宣传、合同签订以及地块信息的解释工作;上门协商苏屋群众污水排放管铺设方案,解决邻里污水排放管铺设的矛盾……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一件件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让群众可感更可及。
自开展“开门教育”以来,滑石村“两委”班子已累计走访村民100余户,召开屋场会6场,收集涉及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硬化、水利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0余条。对于这些宝贵的民声民意,滑石村建立了“信息收集、分析梳理、协调办理、及时回复”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解决时限等,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滑石村已有30余件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们通过‘开门教育’,不仅打开了听民声、纳民意的大门,更打开了办实事、解民忧的发展之门。今后,我们将继续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持续深化‘开门教育’成果,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全力解决更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滑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爱学说道。(苏泉 沈加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