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让学习教育真正触及思想、发挥实效,宿松县二郎镇紧紧围绕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秉持开门搞教育、靶向解民忧、实干促发展的理念,有力推动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协同共进,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开门纳谏,倾听民声,让教育过程有“回音”。二郎镇巧用“线上 + 线下”双渠道广泛撒网收集民意,依托“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民生热线等,积极征集群众对党员、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及工作作风的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到各类问题线索与改进建议32条。为确保事事有回应,二郎镇建立“清单化”整改机制,对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实行“挂号销号”式精细管理,并定期向社会公开整改进展。目前,已有10项问题顺利完成整改,其余问题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整改工作蹄疾步稳。
下沉服务,传递温度,让民生实事暖“民心”。镇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精心组建“党员先锋队”与“青年调研团”,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车间走访,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精准摸排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二郎镇聚焦就业创业、人居环境及营商环境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领域,用心解决一批民生“关键小事”。为10余名返乡青年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助力他们在家乡开启新征程;顺利完成3处农村道路亮化工程,照亮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成功协调解决8个企业用工短缺问题,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此外,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与“先锋示范岗”,引导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一线主动亮身份、当标杆。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000人次,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
实干增效,彰显变化,让发展成果惠“民众”。二郎镇将学习教育深度融入中心工作,以“宿事速办”服务品牌为有力抓手,通过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机制,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中的担当作为。成功引进1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带动3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积极开展“党员助农”行动,化身农户“带货达人”,助力种植大户销售农副产品2万余斤。在基层治理方面,依托“党建 + 网格”模式,组织党员干部牵头化解26起矛盾纠纷,如春风化雨,有效推动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提质增效。
“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二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开门式”教育模式,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晴雨表”,以更加务实的举措,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将学习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讯员 朱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