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开始了,今年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巳巳如意’”2025年2月13日,宿松县隘口乡隘口村召开了“新春第一会”。会上,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立足隘口村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全村发展蓝图,明确工作方向与目标。会后,对村委会广场及服务大厅进行了卫生大扫除,营造新年新风貌。
自2024年6月以来,宿松县隘口乡隘口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扎根基层一线,克服各种困难,助力乡村振兴,为建设美丽幸福隘口村贡献帮扶力量。
“驻村帮扶,需要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此次驻村工作队有两名外地的女同志,刚开始来我还是很担心,但入村以来,她们工作认真,朴实谦和,很快就适应了农村生活,与群众打成一片,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好评。”隘口村党总支书记郑小龙说。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将强化党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认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方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政策理论水平,补足精神之“钙”。同时,驻村工作队还积极协调与省委老干部局机关党支部结对共建,“大手拉小手”,并多方寻求资金支持,助力隘口村发展。全年协调省委老干部局机关干部30多人次入户为困难党员、群众送温暖,帮助困难群众致富增收出谋划策。
坚持人民至上,解决群众困难。驻村工作队将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村貌作为重要任务,深入践行“一认识、二熟悉、三信任”的“三步走”工作法,与群众打成一片。收集村情民意,聚焦群众“关键小事、民生大事、日常琐事”,了解群众需求,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力所能及为民办实事。为满足村民文体活动需求,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县文旅体局支持,为王湾村民组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当得知村里有学子因经济困难上学有难时,又积极与省妇联、县关工委等单位联系对接,争取爱心企业帮扶,为隘口村新考入大学的三名优秀学生争取到企业赞助和松兹教育基金2.7万元,为贫困女童申报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徽姑娘”助学项目。同时,高度重视重点人群,为村2名残疾人员争取创业资金6000元,有效实现了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的目标。
坚持网格治理,改善人居环境。驻村工作队将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和美隘口作为工作的根本任务,完善“网格化”治理体系。采取“2+13+N”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2个村党支部和13个村党小组以及全村117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绘就隘口村治理“新画卷”。驻村工作队通过下村走访和依靠网格员的细致摸排全村路灯亮化情况,发现部分道路未安装路灯和部分路灯损坏的问题。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为37个村民组安装136盏路灯,惠及3800多名村民,有效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的安全隐患,提升了村庄的居住环境。
坚持创新发展,激发乡村“新引擎”。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驻村工作队将产业发展作为工作的关键任务。立足村发展现状,充分考虑村情禀赋,推动村集体产业经济进一步发展。驻村工作队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组建调研学习小组,奔赴合肥、六安、黄山等5个市8个县(市、区)考察种植项目,学习种植经验。多次邀请省农科院种植专家到村指导和培训村民种植知识和技能。依据调研学习成果,召开村民大会讨论,结合隘口村实际情况,重点在做大做强菌菇产业上做文章。创新种植方式,采取“水稻+羊肚菌”轮种模式,利用冬闲田,新建100个小棚,种植20亩羊肚菌。在多年轮作羊肚菌的土地上种植2万棒冬木耳和14个大棚冬令蔬菜,进一步壮大村级产业发展,带动附近上百户村民就业,鼓起村民“钱袋子”,增强了村集体产业联农带农效应,提升了村民幸福感获得感。(通讯员 侯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