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我来到了宿松县复兴镇老岸社区,成为了社区党总支书记助理。回首走过的五个多月选调时光,我在这片土地上锻炼成长,逐渐褪去了“书生气”,变成了一个充满“乡土味”的驻村干部。
当好“村里人”,褪去身上“书生气”。从校园门踏入机关门,一路走进宿松县复兴镇老岸社区老百姓的“家门”。刚到社区的时候真的很迷茫,整天都在想“我来社区能做什么?应该帮群众做什么?”这些是在学校没有接触过的内容,迷茫和疑惑充斥着大脑,面对村民的问题,我也常常“哑口无言”。社区王书记看出了我的窘迫,就安排我跟着村干部学习。从政策学习、到接待群众来访、再到解决问题方式,村干部们各出绝招……渐渐地,我不仅熟练地掌握了各项惠民政策,还能够独立地为村民办理各项业务,能和爷爷奶奶们解释清楚高龄补贴政策。这五个月,田野的“泥土气”不断褪去我身上的“书生气”,我也从“那个新来的妹”变成了“咱们村小李”,学会了成为“自家人”的门道。
干好“村里事”,走访入户“有温度”。干部入户走访的目的,在于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让群众得到实惠。本着这一初衷,我跟着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对我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有着不一样的全新体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岸社区何屋组居民王明娥,她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残疾的丈夫和公婆,把自己两个孩子和幼小的侄女一并拉扯大,任劳任怨,不离不弃用平凡证明人世间爱的伟大,曾获“宿松好人”荣誉称号。我仍记得入户的那天她对着我们动情地说自己能坚持这么久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有符合条件的资助政策都及时想到她。通过入户走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成为“家里人”,身上多沾“乡土味”。驻村五个多月,我也渐渐融入了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或许是驻村融入的最好方法,为民办事需要用真心有真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也不一定要干轰轰烈烈的大事,有时点滴小事就能换来群众的真心认可。在举办全民阅读图书惠民巡展活动时,我积极充当志愿者,帮助村民了解活动详情。村民王大爷看到我后激动地对着我喊道:“小李,你快过来帮我看看,我家孙子五年级了,你看看这里哪些书适合他看。”根据王大爷介绍的情况,我给他推荐了小学生作文大全和一本名著。在村里再遇到王大爷,他拉着我的手说:“小李你上次推荐的书我孙子喜欢看得紧,一放学就捧着书在那看。”为群众办事,不能只停留在“听”与“看”,而应俯身践行,俯下的是身子,竖起的是群众的信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到老岸社区驻村五个多月,时间虽短,但收获颇多。这五个月来有迷茫也有汗水,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驻村生活,让我在一次次基层实干中褪去“书生气”,在一次次服务群众中沾上“乡土味”,开始对群众工作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