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松县许岭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电教远教“宣传、服务、教育”职责定位,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政治引领、宣传教育和作用发挥,不断增强电教远教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电教远教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组织保障,拧紧电教远教“责任链”。将党员电教远教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明确村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层层传导压力、激发动力。建立完善“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基层党建工作例会,通报各村(社区)信息宣传、站点播放、党员学习等各项工作完成进度,推动电教远教工作抓细抓实。按照“五防一配套”要求,在全镇建成远教终端站点13个,将《管理员工作守则》《节目收看学习制度》《设备管理和使用制度》等工作制度规范上墙,做到管理有章可循。选配26名政治素质高、责任意识强、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年轻干部作为站点管理员,实行AB岗工作制,镇党建办定期组织培训,引导站点管理员在培训中学、在交流中问、在实践中练,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电教远教“主阵地”。坚持电教远教姓“党”的根本属性,突出首要政治任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主线,推动远程教育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有机融合,切实提高党员政治理论素养。组建流动党员微信群,引导流动党员通过“学习强国”APP、各级先锋网、先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与在家党员“同步学习、同步教育、同步活动”,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线”、学习“不打烊”。积极开展“红色影视播放季”和党员教育电视片展播活动,播放《万里归途》《建党伟业》《上甘岭》等一批红色教育影视作品及电视专题片,在室内户外组织党员群众观看学习,让广大党员群众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推动党员干部思想再“充电”、精神再“补钙”。今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共组织收看200余场,党员群众参与学习人数达1200余人。
强化宣传教育,奏响电教远教“好声音”。将万村网页作为党建宣传和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设置本村概况、班子介绍、基层党建、工作动态等板块,及时推送党的最新政策理论、党建动态、乡村振兴等信息,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使党员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上级政策法规、本镇工作动态。今年以来,共发布信息300余条,更新合格率100%。利用远教站点资源丰富、传播范围广、易于接受的载体优势,及时发布节目播放预告,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观看、分享心得体会,做到“学前有计划、学中有要求,学后有反馈”。加强与县电教中心、县融媒体中心协作,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先进典型、优秀经验做法,摄制《努力带动乡亲致富 投身公益不忘初心》《金银花开“金银”来》《党员谈初心》等党员教育电视片,教育引领党员干部知先进、学先进、当先进,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强化作用发挥,激活电教远教“强引擎”。按照“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发展优势,挑选优质电教远教平台资源课程,根据农业生产节令灵活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稻虾共养、林下养鸡、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性教学视频,使远程教育学习平台成为服务群众惠民生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手段。建立“远教+基地”“远教+能人”等学用模式,把党员教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组织农技站专业技术人员、致富能人、“土专家”等,分批到远教学用基地开展电商直播、猕猴桃种植、花卉园艺等专业技术培训,现场解答疑难问题,增强学以致用效果。2022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培训20余期,惠及党员群众3000余人次。充分发挥电教远教在服务党员群众、服务基层治理中的“助推器”作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建1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矛盾纠纷调解、交通文明督导等活动,办好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参与党员500余人次,解决群众诉求8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