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松县高岭乡突出抓好村干部队伍的教育培养、提升工作能力,以科学化的绩效考核方式促进村级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出色、乡村治理能力强、能堪当重任的新时代村干部队伍。
建立考核机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高岭乡党委经过深入调研、专题研究,坚持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管理原则,建立完善的村干部绩效报酬考核实施方案,制定《高岭乡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由乡党委副书记牵头,效能办负责具体考核工作,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中心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乡机关各站所每月结合工作任务,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综治信访、乡村振兴等13项重点内容因地制宜制定绩效考核细则和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细化打分,科学设置单项考核分值和加减分项,进一步提高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和考核的“含金量”、增强考核的实用性。进一步明确考核“考什么”、“怎么考”、“谁来考”的问题,做到考核有据可依,提高了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同时,通过精细考核指标积极引导村级工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高村干部的大局意识和争先创优浓厚氛围,凝聚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规范考核程序和纪律,以考促落实。该乡采取每月月初对上月工作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并细化制定本月考核实施细则的方式开展村级绩效考核。分管领导和站所负责人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中结合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逐项核对,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通过考核全面、客观、准确、公正反映出村干部履职能力、工作作风、日常工作的“真状态”等情况。每月考核得分汇总后进行排名,经党委会研究通过后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确保考核工作公开透明。对在考核中连续2次倒数第一的单位和个人由乡纪委进行约谈,并在乡村干部大会上作表态发言,切实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乡党政主要领导结合每月考核存在的问题,深挖“病灶”,刨根究底,深入到各村帮助查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个人履职方面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确保补齐短板,推动全乡各项工作成效提升。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促进“两委”干部履职“尽心”。高岭乡将村干部的每月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运用,日常考核突出日常性工作任务、重点工作等完成情况,年度考核主要了解村干部日常表现、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待遇、评先评优相挂钩,同时作为每年先进单位评比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落实整改责任,限期整改销号,防止小问题酿成大祸端,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对在平时工作拖拉扯皮、考评靠后的、违法违纪、群众反映差村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提醒并要求限期整改。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村“两委”班子予以重用,充分激发广大村干部参与乡村振兴等各项基层工作积极性,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履职尽心。让村干部在事业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动力、待遇上有保障,积极营造“有为才有位,无为就无位”的干事创业氛围。(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