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松县复兴镇将干部教育作为干部成长的源点,突出“选”字、聚焦“育”字、把牢“管”字、瞄准“用”字,通过持续深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为服务保障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精“选”培源,筑好干部结构“蓄水池”。通过实施培养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双选”工程,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乡贤达人、知识青年等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及时纳入文化水平高、能力素质强、群众基础好的乡土人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截至目前,成功回引16名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2人。并按照领导推荐、干部推选、组织面谈、一线考察等方式,根据年龄结构、专业特长、从事岗位等分门别类建立“近期可用、中期培养、远期储备”基层干部储备库,动态调整、适时补充,始终保持基层干部“蓄水池”充盈。
优“育”提能,锻造干部担当“铁肩膀”。按照“缺什么、教什么,需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用课堂学习和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对10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进行全员轮训。2022年,举办基层工作专题类培训23次,培训村(社区)干部110人,培训基层党员1683人。利用远教站点、学习强国等载体平台,对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村后备干部进行“碎片化”培训。并紧握住临近彭泽县区、合肥都市圈等机遇,带领干部亲赴彭泽、合肥等地就土地流转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公司运营形式、主打产品优势等同当地企业负责人进行学习交流,向当地种植大户学习特色产业种植技术,结合复兴实际,谋划引进条件,依托“书记项目”和“三看三比”,开展集中调研集体经济项目3次。
严“管”厚爱,照亮干部实干“成长路”。抓实全流程管理,坚持管学、督学、促学“三位一体”,实行“党委会+党支部”双重管理模式,对集中换届后的村级班子运行情况特别是“一把手”履职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对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工作不力、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村(社区)两委干部及时进行函询、诫勉并督促整改到位;坚持严管与关爱相结合,常态化抓好10支驻村工作队监督管理工作,加强暗访督查、日常跟踪,确保管得严、融得进、干得好。推行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实行“日调度、周计划、月总结”工作机制和“基础工资+绩效奖励”工资制,将绩效考核得分与绩效报酬挂钩,构建有奖有罚、奖优罚劣的履职管理机制,推动村干部担当作为。2022年,对47名优秀村干进行表彰和奖励;开展监督检查42次、改进作风谈心谈话15人次。
善“用”其才,畅通干部历练“双车道”。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等方式,多维度收集了解干部在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结合周边镇村优秀工作经验,找准工作契合点。充分借助村级换届和镇级二级班子机构人员调整等契机,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主渠道,轮动推荐镇30余名年轻干部到一线历练,择优选配政治素质好、工作实绩优、群众评价高、发展潜力足的优秀年轻干部10名作为各村(社区)驻村干部,给年轻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全面激发了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气神。(龚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