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松县聚焦“党味足”“内容实”“形式鲜”等内容,通过建强阵地、创新载体、提升成效等举措,精准打造电教远教“助推器”,进一步发挥电教远教“宣传、教育、服务”三大功能,促进党员教育“走新”更“走心”,提升新时代党员教育质效。
聚焦“党味足”,建强宣传主阵地。充分发挥远教站点、远教文化广场、远教学用示范基地和新媒体平台等宣传阵地作用,组织广大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素养。按照“六有”标准对全县236个远教站点进行规范化建设,落实月度播放计划、“精品节目‘月’推荐”“集中学习日”“固定学习日”、月通报等制度,将电教远教工作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紧密结合,进一步打通宣传教育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满足党员群众多元化需求,开设点播课堂,使远教站点成为党性教育的“主阵地”,不断为党员提供新鲜的“精神食粮”。去年来,各基层党组织利用远教终端站点积极开展“红色影视播放季”活动,发动党员群众观看《曙光初升》等精品推荐节目,累计播放130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2万余人次。
聚焦“形式鲜”,开拓宣传新载体。整合电教远教平台资源,创新学习方法和载体。线上,发挥先锋系列平台作用,利用图解、问答等形式,展现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工作最新成果。与宿松县电视台合办《党建视点》栏目,每月固定1期,推出《徐文藻:用生命捍卫信念》《山区贫困村的华丽“转身”》等14部作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大家说”优秀微视频征集活动,共征集80个宣讲微视频,评选出23部优秀作品。线下,常态化开展站点功能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和学用特色化“三化”建设,在每个乡镇(街道)打造1-2个远教示范站点,推动站点日常学用与党内组织生活有机融合,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无缝对接,成为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助推器。
聚焦“内容实”,做好结合大文章。发挥远程教育站点资源丰富优势、“一站多能”作用,构建“远教+理论课堂”“远教+专业课堂”“远教+实践课堂”模式,激发党员教育管理新活力。开展“10号远教课堂”固定播放日活动,通过远程指导、现场教学、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群众进行农技培训、种植养殖技术辅导。组建“巾帼宣讲团”“青年宣讲团”等宣讲队伍,把宣讲“课堂”搬到远教文化广场,开展“田间宣讲”“小板凳会”等各类微宣讲,讲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邀请农业专家、技术能手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互动式传授农业知识、产业发展实践经验和管理技能。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学教活动600余场次。(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