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也是城市文明的“镜子”,它虽 “背”且“小”,但与居民日常出行和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宜居指数、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宿松县市政园林绿化管理处党支部积极践行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对一批年久失修的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治理,逐步将“脏乱巷”变成“幸福巷”,“破败弄”变为“民生弄”,居民的幸福感持续“加码”。
切实打造“民心工程”。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社情民意,所有治理项目的计划及实施前,均组织属地镇政府及社区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改造项目听证会、论证会。2022年,共组织对7个社区28条街巷进行了现场踏勘,共组织召开座谈会、项目听证会、论证会20余次,征求可行性意见60余条,增强了群众参与改造建设的主人翁精神。2022年,确定实施治理项目16个,投资概算约1500余万元。
倾心打造“惠民工程”。根据每个街巷的特点和现状,项目严格坚持“一街一设计”、“一巷一方案”的原则设计,严格按照“一线办公”、“挂图作战”的方式推进。竭力保证治理完成后,实现排水畅通无瓶颈、雨污分流无污染、路面平整无坑洼、美化亮化无死角、质量安全有保障的效果。截至目前,已经实施的城西路城西小学段道路、宿松中学南门道路等治理工程,共计完成路面改造1000余米、雨水主支管道约1300余米、污水主支管道1400余米、绿化300余平方、路灯和景观灯1000余盏,完成投资约1100余万元。
全力打造“品质工程”。治理过程中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成立背街小巷治理工作专班,明确专职负责人包保治理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程分析会、施工现场会,落实日报告、日调度制度,坚持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难题,在施工过程中,共向施工单位下达整改通知单21单,整改问题27个。将治理过程环节置于群众与新闻媒体的监督之下,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治理期间共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和新闻媒体现场观摩4次,协调解决问题11个。这些举措对街巷治理施工形成了有力的监督,确保了治理工程的高品质。
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改的是基础,赢的是民心。宿松县市政园林绿化管理处党支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系列举措改善了背街小巷环境面貌,让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也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叶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