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松县隘口乡隘口村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帮扶单位、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三抓党建”“三顾茅庐”等一系列行动,探索出“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羊肚菌、黑木耳、米斛、鸡枞菌等“四项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收。
“三抓党建”提状态,助力乡村振兴干起来。
抓好党建工作是开展好其他工作的助推剂、稳定器、先手棋。一抓班子带队伍。隘口村“两委”班子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干部新状态”和“一改两为五做到”等学习教育和研讨活动,让每名干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做好各项工作。2021年通过村级换届3名青年党员、致富能手积极进入村“两委”工作,优化了结构、充实了力量、壮大了队伍。二抓规范建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完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日点评”制、产业基地“蹲点”制,实行具体工作清单式闭环式管理。考虑到部分党员在外务工不能够很好参与党员活动,联系科技企业为村开发了一个党建智慧平台,下载APP开展线上党课,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三抓信访促文明。郑栅洁书记强调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也是衡量干部的“试金石”。隘口村积极建立“党建+信访”工作机制,把全村实行网格化划分,每个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信访调解组长,同时纳入“五老”人员组成调解小组,每月入户进门,由上访变走访、由接访变问访,积极运用“枫桥经验”,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组,全面打造乡风文明村。
通过“三抓党建”行动,隘口村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为之一变,全面对比树立“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进位意识,激发了隘口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精神。
“三顾茅庐”取真经,助力技术队伍建起来。
为了选准做强村级特色产业,村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同驻村工作队多次到全国集体经济示范村观摩学习,对标隘口村地理位置、温度气候、土壤条件、资源禀赋等情况,终于确定了隘口村乡村振兴三年规划,明确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育、用”“三顾茅庐”计划。一是提升硬件“筑巢引凤”。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争取爱心企业捐款捐物144余万元,其中现金8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篮球场和乡村大舞台,美化了村内广场和道路,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得到全面提升。二是对标学习“本土培育”。坚持对标先进积极走出去,走到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村去学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村“两委”先后到常州、铜陵、霍山、山东等地参观取经。选派致富能手、技术骨干到霍山学习米斛种植技术,增强村级技术人才;开展羊肚菌技术培训,壮大本土人才。三是村企联合“共建共用”。通过与企业联合种植米斛产业,企业派出专门技术人才对种植技术进行专业指导,利用现场教学、实际问题处理,让农户全面掌握种植技术和具体处置问题的方法,使广大农户不仅有工资收益更能增强技术本领,由农民工向技术员转变,进一步提升致富技能。
“四项产业”促发展,助力集体经济强起来。
2022年2月,隘口村被确立为宿松县壮大集体经济示范村,当前隘口村正在大力实施“四项产业”计划,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一是做大羊肚菌产业。2020年,隘口村党组织成立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等特点,利用扶贫专项资金20万元和省委老干局帮扶资金40万元,新建羊肚菌大棚12个,2021年初,收获羊肚菌4000多斤,销售收入20余万元。2021年,隘口村再次利用产业发展衔接资金40万元和老干局帮扶资金20万元,扩建大棚12个。2022年共收获羊肚菌6000余斤,收入预计可达30万元。
二是做强米斛产业。2021年,村“两委”研究决定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模式,引进安徽雾垄山霍山石斛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市场效益好、经济效益高的米斛。隘口村利用省委老干部局帮扶资金100万元,新建占地15亩的米斛大棚20个,由公司提供种苗和管理技术并负责产品回收。目前已签订第一期合作合同,合作期限五年,每年每棚给予1万元租金和2万元产品,此项目使村集体经济收益每年稳定增收60余万元。
三是做优黑木耳产业。2021年,村“两委”在山东东平考察黑(白)木耳种植时,发现黑木耳的种植周期与羊肚菌可以完美衔接,黑木耳种植周期是每年的3月到6月,羊肚菌是11月到次年2月。2022年4月份,隘口村将在羊肚菌种植间期,利用建好的羊肚菌大棚,种植黑木耳10万棒,预计可采干木耳1万余斤,能够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余万元。
四是做好鸡枞菌等特色产业。目前该村正整合100万元项目资金新建4个恒温大棚,种植鸡枞菌7万棒。联合合肥科研院所试种10亩β-葡萄大米,带动农作物种植转型发展。计划在羊肚菌大棚压茬种植美华甜瓜。预计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
通过整合实施多元化发展、创新式探索、科学化路径,不断为隘口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起来、干起来、比起来、热起来,2022年隘口村级集体收入将突破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