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挂牌过多、负担过重问题,望江县按照“清理一批、精简一批、保留一批、整合一批”的要求,深入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清牌行动”,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促使基层“减负增效”、“轻装”上阵。
聚力整治,实现挂牌规范化。为摸清村级挂牌底数,做到摘牌精准、减负有效,望江县建立组织部门统筹协调、民政部门密切配合,社工部、纪委、宣传、公安、妇联等部门单位联动参与的“摘牌减负”工作机制,组织力量对全县135个村(社区)活动场所室内和室外悬挂的标识标牌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对已失效标识、功能不符标志、无实质内容及缺少政策支撑标牌逐一进行登记并列入清理清单,明确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显著位置只可悬挂4块标牌和2种标识,内部只可悬挂9块标牌,不属于村(社区)职责范围内、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不在挂牌清单的一律进行清理。目前全县135个村(社区)已摘除办公服务场所对外挂牌1400余块、室内服务机构标牌1700余块,规范室内功能性指引牌140余块。
外拆内融,实现功能最大化。为续写“清牌”后的“瘦身”文章,望江县同步开展党群服务中心“净颜增效”活动,通过拆除内部上墙制度、清理腾退空余办公室等系列措施,在物理空间上扩容提升,在服务功能上综合集成,对村级阵地功能进行优化布局,增设图书阅览室、人才驿站、协商议事厅、儿童妇女之家等功能活动室,实时开放接待群众,打破过去“办公区域多、服务区域少”的传统模式,使村级阵地成为吸引群众的“强磁场”,真正做到服务群众、贴近群众“零距离”。目前通过条块融合、场所整合,全县已有200多间农村办公室改造成特色功能室,累计开展党性教育、技能培训等党群活动500余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精简赋能,实现服务标准化。为进一步提升村级服务效能,让群众告别“寻牌办事”,望江县创新举措,大力构建服务矩阵,积极推动村(社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在为民服务中心设立若干综合窗口,将信访、司法、民政、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等10余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务服务事项尽可能纳入为民服务中心,打通一站式服务链条,实现“一门”集中办理,让群众办事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同时借助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梳理公开村务党务、惠民补贴、村级三资、“三重一大”和小微工程等几十余项小微权力监督事项清单,群众可对权力运行不规范、不透明,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照单投诉,掌握办理流程,查询办理结果,推动基层干部“照单用权、按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