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望江县

望江县:多措并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擘画了路线图。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何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留得住、沉得下、用得好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优化政策“软环境”,让乡村人才留得住。“政策”是最好的“梧桐树”,招引人才不是一时之计,打造人才集聚之地也并非一日之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想要人才留得住,首先地方政府要从思想上真正做到“爱才、惜才”,尊重人才的理想追求,主动放权松绑,以更加信任、包容的姿态对待人才,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留足试错空间时间、破除急功近利心态,不断完善尽职免责、容错纠错等机制,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让人才能够放开手脚创新创业。其次,对于回归基层的人才,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审等方面应予以适当倾斜,在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有条件的甚至应成立专门的人才服务专员或团队,紧盯人才“关键小事”,常态长效开展走访慰问、电话回访,保证人才反馈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人才从服务中感受到地方政府留才的诚意。

打好乡情“感情牌”,让乡村人才沉得下。与受发达地区及周边城市“虹吸效应”影响,农村难以留人、农业难以留才的现象形成对比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学成青年选择回归故里、建设家乡。这其中,乡情无疑是人才回流的最强纽带。无论身在何处,每个人对于乡土都有着无法割舍的牵挂,浓厚的乡土情结也促使本土人才成为乡村人才队伍中最积极、最稳定的成分。对此,一方面要盘活本乡本土人才“存量”,全面挖掘和起用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能工巧匠”,使其成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另一方面,以乡音作请柬,以乡情为纽带,深入实施“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多开展诸如乡贤大会、学子游家乡、新春茶话会等方式,充分挖掘在外能人、企业家、大学生、流动党员等人才资源,大力邀请他们返乡任职,不断增强乡村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让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兴农人”。

搭建事业“大舞台”,让乡村人才用得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才工作的落脚点最终还是要实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毋庸置疑,产业矩阵、产业沃土是打造人才高地的最有力支撑。各地要坚持把产业发展和人才工作统筹结合,聚焦重点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多渠道提升人才供给,最大程度释放以产聚才的虹吸效应,为各类人才提供适合自己的成长场景、发展气候和干事平台。地方政府或用人主体也可以举办技能大赛、成果展示会等活动,为乡村人才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比学赶超,让乡村人才的精湛技艺和优秀成果得到充分展现,更好激发乡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同时,利用媒体宣传、网络直播等方式,扩大乡村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人才感到有政治身份、有社会认同、有人生成就,从而更加高效振奋人才的示范带动之心。

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建设无疑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耐心、智慧和持续不断的努力,只有坚持搭好“培育、展示、创业、服务”平台,才能让人才在乡村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力。(杨秀敏)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