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村级干部队伍青黄不接、能力结构不优等难题,近年来,太湖县江塘乡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关键举措,着力在“选、育、用”三个环节精准发力,构建起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担当有为的村级后备干部“蓄水池”。
严把三关,拓宽渠道“精准选”。拓宽视野广纳贤才。打破地域、身份界限,重点聚焦本村优秀青年、外出务工经商能人、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群体,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摸排优秀人才。严格标准把牢入口。在各村申报计划的基础上,明确学历、年龄等条件,由乡统一进行招聘,并联合纪检监察、公安、信访等部门进行资格联审。截至目前,已建立涵盖不同领域、不同特长以及跨村培养的村级后备干部21人。动态管理优进劣退。对村级后备干部实行“一人一档”跟踪管理,定期结合日常表现、培养成效、群众口碑等进行综合考评。对考评不合格、作用发挥不明显或出现问题的动态调整,确保后备库源头活水充盈、整体质量过硬。
强化三炼,多维赋能“精心育”。强化思想淬炼。推荐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市、县级党校培训学习。同时,利用支部会议、业务培训会以及警示教育会等形式,重点围绕理论政策、党纪法规、反面典型以及群众工作方法等内容开展系统培训,筑牢思想根基,提升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强化实践锻炼。推行“导师帮带制”,安排经验丰富的乡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带。有计划地安排村级后备干部到基层党建、信访调解、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关键岗位锻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墩苗壮骨”,提升实战能力。强化专业训练。依托“智汇讲堂 成长江塘”等平台,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村干、县直部门业务骨干到乡进行经验分享和业务交流,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4期,开展现场教学1次,吸引180余人次参与。鼓励和支持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农业技术培训等专业技能学习,组织赴先进地区、示范村体悟实训和交流学习,开阔视野,提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专业本领。
畅通三路,搭建平台“科学用”。跨村培养新路子。选派4名政治素质硬、道德品行好、服务意识强、群众评价优的村级后备干部作为跨村培养人选,明确所在村党组织书记为培养人,帮助跨村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快速熟悉村情、适应岗位。乡党委适时通过日常走访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了解跨村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对他们日常工作进行督促指导。跟班锻炼搭梯子。组织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到乡机关相关办公室进行短期跟班学习,熟悉工作流程,提升综合协调能力。安排承担蹲组包片任务,提升独当一面能力,提前适应村“两委”角色,缩短成长周期。择优使用给位子。对政治成熟、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在村“两委”班子职位出现空缺时,依法依规及时补充进入班子,实现培养与使用的有效衔接,激发队伍活力,2021年换届以来,共有6名村级后备干部成功进入村“两委”队伍。(彭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