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太湖县

太湖县:多措并举激发村级干部队伍新活力

近年来,太湖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坚持把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推动发展的关键工程,从力量储备、实践锻炼、监督约束三个维度协同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层根基。

ca2e43b5b67a432bea490452b83ab35.jpg

下好选人用人“先手棋”,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以“选优储强”为导向,构建梯次培育的村级后备力量储备体系,着力破解村级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广开渠道“引活水”。着眼2026年村“两委”换届工作,结合各村实际制定村级班子建设人才需求清单,将选拔视野拓展至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优秀大学毕业生等群体,进一步拓宽选拔覆盖面。严把标准“选苗子”。坚持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村级自审+乡镇初审+县级联审”三级审查机制,通过“本土优选+人才回流+公开招考”等方式,选拔出332名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强的优秀中青年纳入村级后备队伍,其中跨村任职44名。动态调控“优梯队”。定期开展村级班子研判,全面分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水平和村级班子建设情况,对不适宜继续任职的及时调整。2025年以来,累计调整村(社区)“两委”干部12人,其中从后备队伍中优选10人,为村级班子注入青春活力。针对村党组织书记能否连任等关键问题提前研判、做好预案,对群众认可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及时纳入储备库,在村党组织书记出现空缺时优先启用。目前,已累计培育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37人,2名后备力量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党组织书记。

打好能力提升“组合拳”,锻造干部实战“硬基底”。以“提质强能”为核心,构建“学练赛用”能力提升体系,着力破解村级干部能力不足、发展受限的问题。专题培训夯基础。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专题培训班,采用“专题授课+案例教学+互动研讨”模式,对村级干部进行系统培训,补足村级干部在产业发展、应急冲突、矛盾调解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满足个性化需求。开展“乡村振兴金点子”征集活动,引导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探寻方向、谋划方法。结对帮带练真功。制定后备干部领办事项工作方案,根据个人特长和性格特点,引导141名后备干部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锤炼过硬实战能力。创新“师带徒、徒成师”成长模式,推行年轻村级干部“2+1”结对机制,即每1名后备力量由1名乡镇党建指导员与1名经验丰富的村“两委”干部共同帮带,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培养计划,通过思想引导、工作指导、业务辅导“三管齐下”,助力其快速适应岗位。交流学习促提升。与先进地区建立“跟岗轮训”机制,选派47名村“两委”赴常熟、永康等地体悟实训,推动“他山之石”本土化创新。组织230余名村“两委”赴合肥、滁州、岳西等地,考察学习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先进经验,激发干事创业斗志。

完善闭环管理“体系链”,激发干部干事“动力源”。以“严管厚爱”为原则,构建“监督+考核+激励”闭环管理体系,让村级干部“干有方向、行有约束、拼有奔头”。明确责任树标准。构建“事前明规、事中守矩、事后问责”的闭环体系。细化“权责清单”,结合岗位职能明确干部履职边界,将政治纪律、工作规范、廉洁要求等内容量化为具体标准。注重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防汛抗旱等一线场景考察识别干部,推荐优秀村“两委”跨县挂职锻炼,将“重实绩、求实效、促发展”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建立“目标+任务+评议”三维评价机制。强化激励鼓干劲。健全“五类人员”进班子、优秀村级干部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制度,累计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1名,专项招录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21名,实施“乡编村用”7人,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建立干部“暖心档案”,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干部、一线干部,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程监督筑防线。坚持把从严管理贯穿始终,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程序,健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村“两委”干部履职行为。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落实日常考勤、请销假等制度,通过廉政谈话、签订承诺书、警示教育等方式,动态掌握干部思想动态与现实表现,及时纠偏正向,实现“管理在日常、监督在平常”。(杨达会  严强)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