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牛镇镇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将搞好开门教育融入基层治理,巧用“干部夜访”这一“金名片”,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新路径,让群众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变身“主角”,绘就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同心圆”,实现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与创新探索。
“夜访”聚“邻”汇民意,激活协同共治“民智”引擎。2025年4月,天光村老屋组村民程家和家中,党员干部和群众围坐一起,亲切交流,双方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询问他们在农业生产、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认真记录下来。“以前总觉得干部们离我们很远,现在他们主动来到家里跟我们谈心,感觉特别亲切,我们也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村民程大爷说道。像这样类似的夜访会牛镇镇各村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据了解,2025年以来,牛镇镇共开展“干部夜访”100余场次,覆盖5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真正实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夜访”暖“邻”解民忧,写好开门教育“民情”篇章。金钟村余岭组和到冲组等组段的路灯存在覆盖不全、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夜间照明亮度不够,村民夜间出行存在着安全隐患,通过召开村组夜访会,金钟村了解到该情况,立即派人实地查看,并对接驻村工作队和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设了50盏路灯,实现120余户400余名村民受益。“以前这里的路灯很暗,晚上出行都要自己打着灯,很是不方便,路上也没有什么人,这下路灯亮了,附近的村民都愿意出来玩了,晚上散步聊天的人都多了起来”,家住到冲组的村民陈大爷开心地说道。牛镇镇聚焦民生细节,以“干部夜访”为纽带,将开门教育落实到群众心里,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立行立改,将群众认不认可、接不接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准,坚持领导干部带案下访,深入群众,弄清群众急难愁盼,并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截至目前,通过干部夜访,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0余个。
“夜访”助“邻”集民力,解锁基层治理“民心”密码。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恰当的村规民约,让村民都能遵守、想遵守、愿遵守,“干部夜访”无疑是一个合适的载体。在禅源村太平组的夜访会上,组长聂咸维和当地村民围绕着村里制定的村规民约开展讨论,“聂组长,村规民约上写的红白喜事简办易办,我们大家都没啥意见,但具体的简办易办总要给个标准吧,我们都对这个办多少桌才算简办烦恼着呢”村民陈大爷说道。双方就如何使村规民约更契合本组实情,展开激烈讨论,最终根据村级制定的村规民约,做出了适合本地的方案。
“干部夜访”除了作为构筑起党群干群的连心桥,还发挥着基层治理“稳定器”的作用。邻里或村组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借助“干部夜访”“四事四权”等工作方法,将矛盾纠纷放到夜访会上聊一聊,由德高望重的“五老”成员和党员干部从中调解,力促双方和解,解决矛盾纠纷,将矛盾化解在一线,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通过“干部夜访”“四事四权”等工作方法,化解矛盾纠纷36起,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村组之间更加融洽。
下一步,牛镇镇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干部夜访”为平台,持续推动民生服务提质增效,让群众的“金点子”变成基层治理的“金钥匙”,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王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