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庆市太湖县的群山环抱中,坐落着一个充满红色记忆的村庄——刘畈乡刘畈村。这里不仅是风景如画的田园乡村,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地。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刘邓大军在此召开了著名的“刘家畈会议”,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今,刘家畈会议旧址已成为红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同时也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刘家畈会议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会议期间,刘伯承、邓小平与当地军民共同商讨战略部署,明确了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任务。这次会议不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战略支持,也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革命热情。
如今的刘家畈会议旧址,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历史风貌。走进旧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会议室内简朴的陈设、墙上悬挂的历史照片、陈列的革命文物,无不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这里不仅是红色教育基地,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之地。每年,无数游客、学生和党员干部来到这里,聆听革命故事,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刘畈村依托刘家畈会议旧址,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会议旧址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修建了革命历史陈列馆,完善了旅游配套设施。游客不仅可以参观会议旧址,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再现等方式,深入了解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革命历程。
红色旅游的发展,为刘畈村带来了新的生机。村内开设了多家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地道的农家饭菜和住宿服务。村民们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同时,村内的茶叶、板栗等特色农产品也通过旅游渠道销往全国各地,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乡村振兴的双重底色。刘畈村不仅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村内群山环绕,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是天然的“氧吧”。近年来,刘畈村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开发了多条徒步线路和生态观光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垂钓、登山等乡村生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刘畈村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村内保留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地方戏曲、民间舞蹈和节庆活动。每年农历新年和重要节日,村民们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与。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刘畈村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刘畈村将继续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刘畈村将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刘畈村还将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教育”模式,与高校、党校等机构合作,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和教育培训,将刘家畈会议旧址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刘畈村的故事,是红色记忆与乡村振兴的交响。在这里,革命精神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相得益彰。刘家畈会议旧址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更是一盏照亮乡村振兴之路的明灯。未来,刘畈村将继续书写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为这片土地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于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