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北中镇宝坪村打造“省级和美乡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是建设“五宜”宝坪的关键一环。推门见绿、移步换景、共建共治,让“状元故里”宝坪村处处生机盎然。
推门见绿。绿色是北中镇宝坪村的底色,这里“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得天独厚的气候、自然的风光、厚重的文化,勾勒出宝坪村一幅美丽、幸福、和谐的“山水图”。
北中镇宝坪村地处大别山南麓,位于两省四县交界,四面环山紧抱。这里有一支书香门第,名门望族。清嘉庆元年(1796),宝坪村培养出状元、翰林院编修赵文楷,嘉庆皇帝称赞:“文楷佳名期雅正,为霖渴望副求贤。”赵文楷、赵畇、赵继元、赵曾重被光绪皇帝御笔亲书“四代翰林”金字牌匾,给予褒奖,像这样直系“四代翰林”,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相传赵文楷高中状元,曾向皇上描述家乡地形地貌:“龙虎地、宝驾山、狮象锁水口、日月把门关。二面钟鼓响,中间骆驼昂。”
北中镇宝坪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推门见绿,生态宝坪”为抓手,聚焦增绿扩绿,持续推动茶叶“一村一品”建设,发展茶叶2500亩;实施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庭院、小广场“五小”工程,发展瓜蒌种植基地100亩,在屋前屋后栽种白果树、桃树、枣树、梨树、油茶树等经果树,种上“摇钱树”,添上“经济绿”。如今的宝坪,山上建林园,平坡建茶园,茶园建游园,园中建家园,“四园”相依,一幅“和美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开。
移步换景。北中镇宝坪村充分挖掘“状元文化”,打造“和美乡村”。
建好“和美乡村”。投资220多万元,新建了宝坪村党群服务中心;投资617多万元,实施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投资230多万元,新建了状元步道、狮形桥及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做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让这里的天更蓝、水更清、岸更绿、路更畅、村更美。
推动“文旅融合”。讲好“状元故里”故事,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以寒窗苦读、考遇桥断、慈母劝慰、一举夺魁为“故事”主题,观图说话,驻足看景,让游客们了解宝坪村的前世今生,记住乡音,留住乡愁,诗和远方。
如今的宝坪村,将状元桥、状元步道、赵氏宗祠、花戏楼、赵文楷墓、赵畇墓及产业园串点成线,打造“一日游”,铺展“行有花香、驻有小景、品有文化、购有特产”的诗意生活画卷,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共建共治。北中镇宝坪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宝坪村。
以“名村听民声”为主题,大力开展“听民声、聚民智、惠民生、解民困”活动。讲好“状元故里”故事,宣传好“家风家训”。宣传重教兴文、爱惜人才的公平精神,自强不息、勤奋有为的拼搏精神,勇争第一、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知恩图报、忠贞报国的奉献精神。通过共建共治共享,建设和谐幸福宝坪。同时,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抓好。坚持“种文化”与“送文化”相结合,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潜移默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通过“一约四会”,以“四事四权”“党员微积分”“和事佬”为新的治理模式,常态化开展“十佳文明户”“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北中镇宝坪村山水如画廊,状元故里好寻芳。通过建设“和美乡村”,传承“状元文化”,让“中国名村—宝坪”熠熠生辉,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新画卷”。(吴承钺、朱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