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湖县紧贴党员需求,探索党员教育新模式,通过运用“上下、内外、点线”“三个结合”,不断提升党员教育质效。
上下结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分层分类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用好资源载体。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现场教学等,多形式开展系列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满足基层党员多样化教育需求,针对党员教育需求,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探索“互联网+党员教育”模式,2022年以来,先后组织30000余人次党员观看《觉醒年代》《万里归途》《长津湖》等红色题材影片2100余场次。开展集中轮训。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扣组织工作重点、要点,找准与工作开展的结合点、着力点,分领域、分专题开展党员干部专业能力培训。2023年以来,组织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三新”等各行业领域党员开展培训26期。走进一线宣讲。从不同层级、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中选树一批“先进代表”,从不同宣讲、不同讲解、不同主持中挖掘一批“主讲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宣讲队26支,为基层党组织开展“点单式”授课200余场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学习”的良好局面。
内外结合,丰富教育教学手段。紧扣党员教育培训基本任务,通过外引内培等方式,不断整合优化党员教育培训资源。“室内理论+室外实践”。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设置政策理论类优质课程库42个,围绕“理想信念、工业经济、乡村振兴、实用技能”等主题类别,精心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基地8个,现场教学点33个,构建“党校+示范基地+教学点”有机统一的立体培训模式。“线上推学+线下送学”。自选、转发中央、省、市、县先锋系列平台学习内容,实时发表“心得体会”和“微感悟”,为广大党员搭建日常学习平台。针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党员群体,组织建立以党员领导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党小组长为主要成员的“送学小分队”,开展“党员干部走基层”“乡村干部进基地”“送教下乡”“送书上门”等活动100余场次。“请进来+走出去”。根据“政治过硬、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原则,把干部培训师资纳入全县人才政策支持范畴,近三年来,通过人才引进招聘青年教师8名。制定《县委党校师资库建设方案(2023年版)》,从省、市委党校和县乡党政部门聘请客座教师71名,积极借用外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择优选派30名经济部门、乡镇、村年轻干部赴江浙沪先发地区跟班“沉浸式”学习。
点线结合,构建高效服务体系。聚焦本土资源,统筹谋划、多措并举,着力构建一批有内涵、有特色的党员教育阵地。提标升级远教站点。制定《太湖县远教站点(学用基地)“提标升级”实施方案》,选择一批基础设施良好的示范点,整合“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资源优势,就地开展政策宣讲、农技培训等活动,通过以点带面、以少带多,有效扩大党员远程教育覆盖面,持续提升党员远程教育学用整体实效。打造主题党日基地。聚力打造21个“太湖县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坚持基地为党员教育服务和党员为基层群众服务相结合,与“走基层、访一线”活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相结合,组织党员开展调查研究,接受实践教育、群众教育,帮助解决基层一线和群众的实际问题。开发红旅研学路线。加强红色故事发掘,整理编纂辖区内30名烈士资料和事迹材料,择优应用于会议旧址、“红军路”等实地场景,开发红色研学课程4个,建设研学、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示范基地11个,推出红色旅游教育学习线路3条,今年以来,各类红色教育基地提供现场教学300余场,受教育党员干部20000余人次,切实将红色资源全面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