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岳西县,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于一身,作为长江和淮河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其森林覆盖率高达75.63%,活立木蓄积量达1276万立方米。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岳西县以基层林业改革为重点、林长制为抓手、便民服务为支撑,全力推进生态振兴,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
筑牢生态治理“末梢根基”
为破解此前乡镇林业站撤销后,林业技术人才流失、资源管理能力弱化的难题,岳西县于2024年深化基层林业机构改革,为生态治理注入新动能。
构建专业治理载体。恢复设立6个标准化林业工作站,聚焦营林生产、科技推广、辅助执法等核心生态职能,强化生态保护专业力量。
创新双重服务机制。工作站以“条”为主提供生态技术指导与监管,便民中心按“块”落实属地生态服务,推动形成“林业工作站+便民中心”双服务机制,实现“条块结合、权责清晰”的生态治理格局。
升级便民服务保障。投入资金改造工作站设施,推行“一站式”服务,将林木采伐审批等事项纳入“乡事乡办”,在减少群众跑腿的同时,提升生态管理效率。
织密全域生态“保护网络”
岳西县以林长制改革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全参与的生态保护体系,守护县域生态安全。
健全三级责任体系。实现县、乡、村三级林长全覆盖,压实“树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生态责任链;创新组建“林长+警长+技术员+护林员+志愿林长”护林队伍,选聘129名志愿林长,联动38个成员单位参与巡林,并走进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护林宣传,形成全民护绿的生态保护氛围。
强化协同监管力度。由县、乡镇林长办牵头,联合公安、检察、环保等部门开展森林督查,2024年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数量同比下降40%,有效震慑生态破坏行为。
推动科技赋能生态。林业工作站联合林业龙头企业,为46个村提供“六统一”服务(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调苗、统一栽植、统一管护、统一收购),并编制技术导册培训管护人员,提升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科学性。
打造生态惠民“森林钱库”
岳西县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收益转化,实现生态振兴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实施“摇钱树”生态富民工程。利用“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空地,种植油茶、香榧、甜柿等高效经济林,2025年全县栽植苗木23.4万株,通过“农户入股+企业保底收购”模式,让“种树”变“存钱”,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户增收“双赢”。
打造“四林四园”生态经济样板。结合“三线三边”绿化行动,建设护路林、庭院林、水口林、游憩林及小果园、小竹园、小桑园、小药园。如今,王畈村葡萄园、黄尾镇桃梨石榴园、天仙河毛竹林等已成为生态网红打卡地,既美化了生态环境,又拓宽了富民路径,为生态振兴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