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岳西县

岳西县五河镇:聚集振兴“小产业” 蹚出致富“康庄道”

五河镇位于岳西县西南部,是国家生态乡镇和省优秀旅游乡镇,距县城22公里,辖12个行政村268个村民组,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近年来,五河镇实施“全盘谋划、整镇推进、全域提升”战略,破除纯山区镇资源要素限制,聚焦发展“小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由无到有、由点到面、由弱变强”。


“小蔬菜”种出富民“大产业”。思河村以“书记项目”为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借助帮扶单位安庆监狱的食材需求市场的资源优势,将外部助力转化为发展动力。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结合自身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状况,确定了发展蔬菜种植项目,在中屋、新屋、祠堂三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民组,精心培育打造30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同时以示范基地为核心,带动其他农户利用自家闲置土地,建立“党建+农户”融合发展模式,成立由村党组织牵头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蔬菜种植项目的各项工作,组建5个重点种植片区,覆盖全村22个村民组,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村与农户的产业联合体,有效带动了村内闲置劳动力的就业。原本赋闲在家的200余名村民,纷纷投身到蔬菜种植中,在自家“小菜园”里辛勤劳作,增收致富,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年增收达15万元,年底人均分红200元。


“小桑枝”成为致富“产业链”。百步村在发展传统蚕桑产业的同时,借力央企中石化的帮扶,采取“以桑兴村”“以菌富农”“生物质能带动”的循环发展思路,生产桑枝食用菌和生物质颗粒燃料,形成产业链接化、加工增值化、循环利用化。根据每季桑叶情况制定合理养殖计划,确定养殖户名单,并联系镇便民服务中心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积极指导农户养蚕。优化利用大棚养蚕的空闲期,从岳西县思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购买约1万棒菌棒,将闲置大棚有效利用,总计产鲜菇超3000斤,收益达3万余元。剩余的桑枝加工成生物质能燃料,进一步拓宽致富途径,桑枝产业链带动全村50户农户季节性务工,户均增收2000元,年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8万元。


“小树苗”长成乡村“摇钱树”。香榧产业“点草成金”,响山村流转3000亩茅草山种植香榧,改善生态的同时化解森林火灾隐患。2024年挂果面积超500亩,青果产量2万斤,带动农户务工,户均增收1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9.3万元。同时依托高山生态资源,发展传统茶产业,村“两委”带头开垦荒山荒地,党员示范种植茶园,逐步建成1400余亩高标准茶园。通过统一提供茶苗、肥料、技术培训和加工销售,实现茶园亩产值3000元,户均年增收超1万元。积极申报国家储备林项目,发挥“生态银行”效益,建设总规模达4569亩,未来10年将每年带动响山村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胡艺群)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