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山市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精研内容、精准滴灌、精细保障上聚力用劲,着力提升党员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质效双增。
“精研”内容,校准党员教育靶心。创新理论铸魂。始终将强化政治功能摆在党员教育首位,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融入党员教育培训全过程,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列为各类培训班的必学课程和重点内容,设置政治理论教育、党章党规党纪、形势政策教育等教学模块,教育党员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征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等教材,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引导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党性淬炼提纯。深入挖掘潜山红色文化资源,将余大化故居、五庙党小组等革命旧址串珠成链,打造“峥嵘岁月 红源寻根”等4条“红源潜山 我在潜山过党日”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路线。精心摄制并展播“红色沃土身边课堂”系列主题党日视频2期,通过镜头带领党员“云走访”红色旧址、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动情讲解,让党性教育直抵人心。业务培训赋能。结合全市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需求,采取“理论培训+实战孵化+技能竞赛+实践答疑”的方式,加强电商、文旅、康养、非遗等领域党员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精准”滴灌,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分层级施教。根据不同党员群体特征、核心需求,对6大类党员实施差异化培训。把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作为重中之重,开设“头雁课堂”,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轮训。今年来,举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6期,覆盖1177人。抓普通党员轮训,围绕政治理论、形势政策、知识技能等内容,扎实推进党员冬春训、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分层分类抓好党员教育培训。今年来,组织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三新”等不同类型党员开展培训53期。分领域施教。针对农村、社区、机关、“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党员需求,定制“党性教育+履职能力提升”特色课程包。聚焦农村党员,定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惠农政策课程;对社区党员侧重基层治理、应急处突内容;为“两新”组织党员开设法律风险防控、企业发展专题;聚焦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党员干部等群体,以主体班次和示范培训为抓手,强化党员与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协同,侧重政治能力、服务效能等专题培训。分众化施教。针对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群体,创新“异地共学”“直播云学”“网格送学”等形式,依托“共产党员微信”“安徽党员大课堂”“潜山先锋”等载体,定期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时事政策、发展动态、先进典型等资料,结合走访慰问开展“送教下乡”“结对帮学”“上门送学”活动,确保特殊群体党员不漏学、不掉队。
“精细”保障,推动培训落地见效。建强教育阵地。发挥市委党校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建强用好16个乡镇党委党校,立足基层党员需求,深挖市域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乡村振兴、刷业产业、非遗传承、廉政教育、乡村治理等现场教学点,形成“1+16+32”全链条教育矩阵。今年来,各乡镇党校累计举办党员冬春训、社区工作者培训班、村后备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50余期,培训党员6000余人。制定专题指引。市级层面印发《党员专题教育培训工作指引》,涵盖方案拟定、教学实施、学员管理、资料归档等环节,为基层党委开展教育培训提供标准文本与操作指引。各基层党(工)委结合本地实际和党员队伍结构,分层分类排定专题培训班,构建“基层党委兜底培训+党组织集中学习”体系,推动年度教育培训任务落地落实。强化督促指导。组建专班,深入各乡镇(经开区)、村(社区),通过随机访谈、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及时掌握了解党员教育培训情况,对计划落实不力、培训效果不佳的进行提醒,督促整改。建立培训效果跟踪评估机制,培训结束后,组织参训对象对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式、教学活动安排等方面开展满意度测评,根据党员实时学习情况与反馈意见,优化调整培训内容。同时,引导各单位组织参训对象在工作例会、党员大会等公开场合“述学”,分享培训心得,释放“一人参学、全员受益、整体提升”的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