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山市王河镇立足农村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聚焦新时代农村党员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学用转化上持续发力,探索出一条贴合基层、富有实效的农村党员教育新路径,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内容定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按需配课解“疑难杂症”。摒弃“一锅烩”模式,建立“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机制。通过微信群问询、线下座谈、田间走访等方式,精准掌握党员在产业发展、政策运用、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短板。针对水稻倒伏预防、惠农补贴申领、村级矛盾调解等集中反映的问题,定制专项课程包,累计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1期、油菜春季管理技术培训1次,惠及农户300余人。分层分类补“能力短板”。聚焦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普通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需求,实施靶向培训。对村“两委”干部,侧重产业发展、矛盾协调和应急处突能力培养;对老党员和流动党员,侧重政策宣讲、乡情感召和线上送学;对后备力量,重点提升群众工作和项目运作能力。今年以来,累计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2期,党员培训班3期,覆盖学员400余人次。乡土教材添“泥土芬芳”。充分挖掘和激活本土人才“富矿”,邀请长期扎根农村、实践经验丰富的“田秀才”“土专家”走上讲台、深入田间,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依托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专家及瓜蒌种植企业技术人员,面向种植大户开展技能培训2次,覆盖40余人次。
形式创新,变“多样载体”为“生动课堂”。“流动课堂”搬到生产一线。突破传统会议模式与空间限制,在生产一线设置“流动课堂”。厨哈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创新设立“党员安全监督岗”,推行“班前5分钟安全小课堂”“隐患随手拍”等好做法,引导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推动安全生产见行见效。“线上问询”跨越时空阻隔。组建微信群组,鼓励种植户拍照提问,组织农业专技人员和党员种植大户在线答疑解惑,分享农作物各时节管理要点、病虫害防治知识及农用机械维护技巧。2024年以来,累计分享油菜越冬防寒、冬小麦病虫防治、水稻育苗技术及农用机械维护等实用信息11条。“实践课堂”锤炼真知本领。组织党员围绕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意见征集并组建志愿者队伍,鼓励党员带头参与技术服务、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确保今年春耕顺利开展,党员干部带头走进田间地头,推动完成灌溉渠清淤700米,协调产业发展用地矛盾2起,建成日处理能力8.2吨的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点,在实践中检验教育成效,变“纸上谈兵”为“沙场练兵”。
成果转化,促“学有所获”向“干有所成”。设岗定责搭“干事舞台”。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科学设置政策宣传、技术帮扶、乡风文明等岗位,引导无职党员结合日常工作和生活实际,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网格秩序维护、村居移风易俗等事务。今年来,各党(总)支部组织无职党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42次,入户移风易俗宣讲34次,签订承诺书300余份。典型引路树“致富标杆”。大力选育党员致富带头人,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养殖户+协会”等模式,引导厨哈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与丰收村合作社、种植户深度合作,创新采用“企业点单、合作社接单、农户种植”模式,规模化合作种植雪里蕻2000亩;推动潜山市稻蛙协会与养殖户紧密联结,在技术共享、饲料采购、成本控制、价格销售等环节达成一致,形成利益共同体。领办项目解“急难愁盼”。推动基层治理“书记领办事项”与群众诉求深度融合,充分听取群众、党员意见,切实做到“立项目、解难题、惠民生”。河镇村党总支聚焦群众夜间出行安全,将村内联网路路灯检修作为“书记领办事项”,积极筹措资金、协调人力、购买材料,全面维护修缮村内主干道路灯80余盏,照亮村民“回家路”;光明村党总支将村内联网路硬化作为“书记领办事项”,完成村组道路硬化906米,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铺就乡村“幸福路”。(王浩炜、张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