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山市认真落实《全国公务员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在源头储备、培养淬炼、关怀激励等方面综合施策,着力构建结构科学、素质过硬、活力充沛的乡镇公务员队伍体系,为市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以科学招录为“基点”,充盈干部队伍“蓄水池”。坚持科学招录与拓宽渠道双轮驱动,通过统筹用好公务员考录、选调生接收、公务员转任等多种途径,及时为基层补充“新鲜血液”。聚焦乡村振兴、经济建设等发展需要,综合分析研判乡镇公务员队伍编制限额、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岗位需求,认真做好需求测算,前瞻性拟定近五年人员补充计划。今年省考统一招录的76名公务员中,工学、金融经济、电子信息等急需紧缺专业类公务员33名,着力缓解基层专业人才短缺问题。针对乡镇招人难题,通过对艰苦边远乡镇采取适当放宽学历专业条件、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面向当地户籍招录等措施,持续充实乡镇一线人员力量,近2年为偏远山区乡镇招录44名公务员。拓宽招录渠道,通过从“五方面人员”中常态化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乡镇工作力量。2020年以来,11名乡镇事业编制人员、4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择优比选进入公务员队伍。严格执行选调生到基层锻炼、新招录乡镇公务员服务年限等相关规定,以制度规范确保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同时,常态化开展整治违规借调工作,确保全市乡镇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
以培养淬炼为“支点”,搭建多元提能“练兵场”。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滴灌”培养理念,提升乡镇公务员综合素养与履职能力。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必修课”,依托市委党校,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乡科级干部进修班、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等各类班次,同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乡村振兴、双招双引、文化旅游、应急管理等内容,分级分类开展“急需缺”“短平快”“实战化”专题培训,切实补齐能力短板。用好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皖西工委办公旧址、余大化故居等本土红色、廉政资源,通过微电影再现历史、红军路体悟艰辛、廉政卡随身警示,让历史与党性教育深度交融,引导公务员在实境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一线淬炼,通过“下田间、进村社”蹲苗壮骨,“去一线、到现场”扎根历练,“走出去、到专班”跟班学习,先后选派140余名乡镇公务员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双招双引等吃劲岗位上锤炼,18名乡镇公务员赴缙云、海曙等先发地区体悟实训,拓宽眼界、增长才干。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常态化开展“党课青年讲”“岗位练兵”“擂台比武”“摘星夺旗”等活动,让乡镇公务员在比拼中锤炼业务本领。
以关怀激励为“焦点”,激活担当作为“动力源”。健全“晋升激励+关爱保障”双重机制,充分释放乡镇公务员队伍内生动力。树牢“一线晋升”鲜明导向,深化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应用。统筹职级职数“周转池”,通过干部考察、平时考核、急难险重任务一线识别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今年来,69人因在防汛救灾、乡村振兴等攻坚任务中表现突出晋升职级,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编制乡镇(经开区)履职事项清单,形成3张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让乡镇公务员轻装上阵。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制定《潜山市乡镇公务员乡镇间调动工作管理办法》《公务员调动工作管理办法》,将2名在山区乡镇工作时间较长的公务员交流到城边乡镇。落实公务员年休假、健康体检、荣誉退休、奖励规定、谈心谈话等关心关爱措施,将乡镇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提高至25%,并按高于市直机关同(职务)职级人员20%的标准核定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奖,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76名公务员记三等功,对351名公务员予以嘉奖,激发乡镇公务员干事创业热情。为破解职工家属异地、夫妻两地分居等问题,先后从市外引进、调入69名潜山籍或家属潜山籍人员,消除公务员后顾之忧。每年开展新录用公务员座谈会,帮助新录用公务员尽快转变角色、融入环境、明确方向。创新开展“入职第一课”专题辅导,依托群团组织搭建多元化活动平台,创新开展技能才艺大比拼、青年公务员交友联谊会、读书分享会等系列特色活动,塑造“在岗有尊严、生活有温度、干事有激情”的乡镇公务员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