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山市坚持将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组织生活规范化的重要抓手,在制度保障、载体拓展、为民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其成为理论武装的“必修课”、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发挥先锋模范的“主阵地”,激发党员教育新活力。
聚焦制度保障,推动主题党日活动“有力有序”。清单化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组织生活制度提升组织生活质效的通知》,做到时间相对固定、人群适当扩大、内容丰富灵活、方案精细周密、记录详实完备,提高参与率,提升仪式感,确保活动组织严肃规范。围绕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时间节点,每月制定主题党日清单,督促党支部严格落实6项“规定动作”、灵活选取3项“自选动作”、丰富拓展N项主题活动。今年来,下发主题党日提示单8期。差异化实施。将不同领域党支部划分为10类,根据各自承担的重点任务,分类设计“初心如磐砺使命 红色薪火永相传”“我为家乡献良策”“红烛照初心 薪火育新人”“党群连心桥 服务零距离”等主题活动,鼓励基层党支部创新实践,拓深主题党日功能。常态化指导。将主题党日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党支部评星定级的重要内容,党员参加主题党日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积分管理、评优评先的参考范畴。结合部机关联系乡镇组织工作制度,采取市委组织部随机巡听旁听、基层党委列席指导等办法,每季度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落实主题党日情况进行常态化督促指导,现场指出问题,督促整改提升。
聚焦载体创新,推动主题党日内容“有料有味”。线上线下联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党日“必修课”,市委带头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读书班,采取“重点发言+随机点名”方式开展学习研讨,示范引领全市1180个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研讨,确保理论有收获、思想受洗礼。发挥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远教站点等平台优势,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图解、党员教育片、微党课等内容,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拍摄《红色沃土育新苗》《青春映红土 使命在脚下》等视频,为基层党组织就近就便开展主题党日提供样板。室内户外互补。在室内,通过专题党课、座谈交流、学习典型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围绕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强化党员党性修养。在户外,依托革命传统教育、刷业制造业观摩学习、廉政教育等32个基地,将课堂搬到红色场馆、乡村振兴和“绿色智造”一线,拓展丰富主题党日场景,让党员在沉浸式研学中提升体验感、吸引力。自主联动协同。鼓励各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自主策划开展主题党日“+廉政教育”“+素质拓展”“+业务比拼”“+文体活动”等特色活动,同时加强“农村+机关”“机关+企业”“社区+新就业群体”等不同类型党组织结对共建,先后组织党员开展“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清风润校园 廉洁守初心”“助农增收”等主题党日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聚焦为民服务,推动主题党日作用“有为有效”。开展组团式服务,把主题党日融入企业发展大局,开展“先锋惠企”“问题帮办 助企发展”主题党日活动,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组织98名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产业链党建智囊团”“帮帮团”“跑办代访”,在政策咨询、项目落地、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支持与帮助。去年来,为64家规上科技型外向型企业、29个产业项目提供代(带)办事项437个,协调解决政策兑现、要素保障等堵点难点问题113个。开展结对式服务,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125家帮扶企业与183个村党组织联建共建,共议发展规划、共谋发展思路,先后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农田水利等项目630个;84家市直单位党组织和9个社区开展结对共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结合单位特点和自身优势向社区提供支持,每年办理实事3—5件,协助社区解决邻里矛盾、维修受损设施、文明创建等“身边难题”。开展便民式服务,将主题党日活动与深化“立足岗位作贡献”“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先锋宣讲团,发动党员立足岗位实际、自身特长,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为基层、奉献双岗位”的生动局面。今年来,累计实现“微心愿”1300余个,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6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