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潜山市天柱山镇的村庄里亮起了一盏盏温暖的灯光。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畅谈村庄发展,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夜话”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种“唠嗑”式的夜话,成为天柱山镇党委坚持“党建+村民自治”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不仅畅通了村民表达诉求的渠道,还拉近了干群关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夜话搭平台,民意直通车。“乡村夜话”以“群众提、干部答、集体议”的方式,聚焦民生实事、发展要事、矛盾难事等核心议题。在林庄村,夜话首议暑期安全,村干部结合真实案例讲解水域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技能,并宣布增强重点水域巡查力量与频次。针对拆迁安置项目,村负责人现场解读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确保政策公开透明。在产业发展方面,会议探讨了特色发展计划,提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拓展中药材种植规模,延伸贡萝卜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探索“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茶庄村则围绕旅游道路升级改造、景观塑造、农特产业发展、景点和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等议题展开讨论。自5月以来,茶庄村已召开乡村夜话4次,收集群众建议8条,当场解决2条。这种“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的治理格局,让村民从“台下看戏”变为“台上唱戏”,激发了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产业促振兴,增收惠民生。乡村夜话催生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天寺村通过“乡村夜话”集思广益,探索出“村企合作、龙头带动、入股分红”的发展模式。去年发展6户民宿,营业额达100多万元,为村集体带来16万元纯收益,带动周边7户农户增收100多万元。随着环山公路的贯通,天寺村吸引了旅游新业态进驻,促进了菊花、葡萄、民宿等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林庄村通过夜话凝聚共识,发展中药材基地100余亩,种植白芷、桔梗等10余种中药材,30户村民参与产业发展,亩均产值万元以上。亳州药农宋玉峰通过招商引资来到天柱山镇,承包100余亩地种植中药材,带动8名村民务工,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 治理显成效,绘就新图景。“乡村夜话”不仅是政策宣传台,更是议事厅和连心桥。村民们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乡村夜话”,村民们不仅了解到了最新的政策信息,还能够就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民主参与的方式,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天把话讲,有‘寺’好商量”“‘林听’群众心声,共创美好村庄”“乡村夜话暖邻里,白水同心话幸福”等富含地域色彩、民俗风情、人文情怀主题鲜明的“夜话”活动,已成为该镇解决矛盾纠纷、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各类问题的“议事厅”,带动特色种植业、民宿产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惠农”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夜幕下的“乡村夜话”,正点亮乡村振兴的“星光”,绘就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