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晚风里透着几分凉意,潜山市官庄镇官庄村的银杏树下却热闹非凡。村民们围坐在树下的小圆桌旁,村干部与大家面对面拉家常、话家常——这是官庄镇近期常态化开展的“乡村夜话”活动现场。连日来,围绕“移风易俗”主题,一场场接地气、有温度的夜话在各村铺开,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以前村里办丧事,光吹鼓手就得请两拨,摆酒二三十桌,亲戚朋友随礼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一场事办下来,家底都得掏空。”官庄村村民徐淑红在夜话中打开了话匣子。她的话引起了在场村民的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起身边因铺张浪费、陈规陋习造成的困扰。而就在前几个月,徐淑红的父亲去世,她却用一场简办的丧事,成了村里移风易俗的“新标杆”。“镇里干部和村里红白理事会的人提前来跟我商量,说现在提倡厚养薄葬,老人在世时尽心尽孝比去世后大操大办更重要。”徐淑红说,最终她只请了直系亲属简单悼念,取消了吹打、唱戏等环节,宴席也从流水席改成了只有至亲参与的简餐,前后花费比原来预计的节省了近3万元。“一开始也怕被人说‘不孝’,但办完后大家都夸我带了个好头。”徐淑红的经历让村民们深受触动,不少人当场表示,以后家里有红白事,一定主动按新规办。
“乡村夜话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互动’。”官庄镇包村干部徐书记介绍,活动中,镇村干部既认真倾听村民对移风易俗的困惑和建议,也结合《村规民约》和身边案例,讲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好处。
如今,官庄镇攀比炫富少了,勤俭节约多了;铺张浪费的场面少了,文明节俭的新风多了。一场场乡村夜话,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旧习俗,让移风易俗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出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