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潜山市

潜山市:“三聚焦”推动党员教育制片提质增效

近年来,潜山市始终把党员教育制片工作作为增强党员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抓手,聚焦选题挖掘、拍摄制作、学用转化等环节持续发力,打造精品党员教育资源,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选题发掘,源头甄选“好原料”,变“声边”为“身边”。坚持政治引领。坚持党员教育电视片姓“党”根本属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制作《牢记嘱托 再续荣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说》等系列微视频。今年来,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组织工作要点,确立“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学习身边榜样”“乡村振兴进行时”“红色历史文化”等系列重点选题。深入一线取材。建立“三级联动”选题调研机制,通过印发征集素材通知、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重点走访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创新等领域涌现出的榜样典型和生动案例,分类梳理,建立制片选题素材库。今年来,面向21个党委(工委)征集不同类别选题25个。严格审核选题。在广泛挖掘征集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事迹的基础上,联合纪检、公安、信访等部门,对拟出境人物开展多维度、全方位“体检”,确保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广。同时,以参加上级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为契机,与兄弟县区共同挖掘典型人物和历史事件,联合拍摄《铸垒砺剑》《一盏马灯:摇曳在请水寨的微光》党员教育片,蹚出一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跨县域党员教育新路径。

聚焦内容创作,严控过程“好品质”,变“单一”为“联合”。多方协同摄制。坚持“服务外包委托+联合协同推进”并举,加强与上级组织部门、承制单位、拍摄对象等多方沟通联系,统筹市融媒体中心、社会化影视公司的设备条件和技术优势,群策群力,点对点做好现场摄制指导,确保党员教育片“有品有质”。创新拍摄手法。拍摄过程中,采用多景别多角度高低机位拍摄画面,融合运用航拍、滑轨、延时、定点等拍摄手法,运用4K超清拍摄、三维动画建模等技术手段,增强画面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在拍摄《痘姆古陶燃“新”火》时,采取主人公第一视角探访、记录、体验、测评等形式,运用互动对话、细节展示、环境音效等传递细腻情感,营造真实感和代入感,展现文化振兴故事;在拍摄《小田并大田》时,采用当地党员村民倾情参演,接地气的“乡音”镌刻了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突出精打细磨。按照“三审三校三改”程序,邀请专家逐帧对场景、台词、镜头运用、剪辑手法、音乐搭配进行认真分析,提出修改意见建议,经市委组织部审核把关后正式成片。近年来,以技能人才、品香大师徐基龙先进事迹为题材,摄制微视频《蒙眼品香》,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微信公众号展播。《皖西工委在潜山》《小田并大田》等6部作品在省市观摩评比中获奖。

聚焦成果运用,贯通学用“好路径”,变“找到”为“送到”。打造云端课堂。采取“小屏+大屏”滚动联播模式,依托“潜山先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开设云端课堂,充分发挥全市217个远教站点和63块城区“红显屏”作用,分批次展播党员教育电视片,构建起市乡村三级党员教育宣传矩阵,让党员群众随时随地学习收看,扩大教育覆盖面和资源使用率。丰富日常课堂。采取“流动影院+送课下乡”方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楼宇商圈等党建阵地,定期投放优质党员教育电视片,让党员群众抬头可见、驻足可观、侧耳可闻,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一线。同时,将《心路弯弯》《追寻》等优秀原创党员教育电视片作为党员教育、干部培训的鲜活教材,在全市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培训班次中设置课程组织观看,并开展交流研讨,发挥党员教育电视片示范带动、教育启迪“活教材”作用。搭建实践课堂。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在矛盾调解、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一线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2024年以来,组织集中观看《古巷新风》《我们的社区生活》等优秀党员教育作品210余部,累计观看超6万余人次,为破解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难题提供有益借鉴。依托红色议事厅、协商亭、板凳会等,有效解决车辆乱停占用消防通道、飞线充电、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500余件。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