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山市梅城镇东关社区紧扣工作任务,立足社区实际,将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全局,通过“党建领航、网格赋能、五老润心、品牌培育“多维发力,拓宽育人机制,树牢家国情怀,用爱心、用真情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提质增效。
“党建领航”织密关工组织网络。强化组织领导。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带关建”工作主线,构建“党总支统筹、关工委主推、网格支撑”三级联动机制,将关工委工作列为社区党建重点任务,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确保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成效。建强工作队伍。实施“银龄人才”挖掘计划,建立“五老”人才动态数据库,按照“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热心公益”标准,精选51名老同志组建“五老”志愿服务队,其中老党员占比达39.2%,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次化工作队伍。完善阵地建设。按照“有场所、有标识、有制度、有活动”四有标准,打造集党员活动室、关工之家、心理咨询室于一体的青少年综合服务阵地,实现阵地功能复合化、服务精准化。
“网格赋能”构建关爱服务体系。实施精准摸排。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建立困境儿童“一人一档”数据库,动态跟踪家庭状况、学业进展、心理健康等信息,为精准帮扶提供数据支撑。开展暖心帮扶。创新“节日关爱+常态帮扶”模式,春节、儿童节期间集中开展慰问活动,累计发放慰问金及物资2.3万元;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为6名困境儿童落实结对帮扶责任人。拓展服务内涵。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书屋等资源,开设“四点半课堂”“周末读书会”等特色项目,年均开展书法培训、科普讲座等活动80余场次,惠及青少年1200余人次。
“五老润心”创新思想教育模式。打造红色课堂。组建“五老”宣讲团,开设“传承红色基因”“党史故事我来讲”等特色课程,通过沉浸式教育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累计开展宣讲活动15场,覆盖师生800余人。深化法治教育。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开展“法治护航成长”系列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形式,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相关做法被市级媒体专题报道。培育时代新人。创新“家校社”共育模式,开展“学雷锋在行动”“传承好家风”等主题实践活动,评选“新时代好少年”20名,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辐射效应。
“品牌培育”助推工作提质增效。打造特色品牌。培育“夕阳红·朝阳美”工作品牌,通过“老少结对”“银龄支教”等项目,发挥“五老”传帮带作用,相关经验入选镇域关工委工作典型案例。强化资源整合。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与辖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基地3处,形成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宣传引导。利用社区公众号、宣传栏等载体,开设“关工动态”“五老风采”专栏,累计发布信息60余条,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潮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