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山市油坝乡紧扣“稳就业、促增收、强基础”目标,牢牢把握“赈”是目的,“工”为手段的政策初心,开辟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新渠道,持续推动以工代赈从“政策红利”向“发展动能”升级转化,绘就油坝乡村振兴“赈”能量新画卷。
坚持以人为本,项目谋划展现新作为。领导带头“听民意、惠民生”。乡主要领导牵头,组织村组干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多次深入实地踏勘项目,按照“先有群众、后有项目”的原则,从群众中谋项目,确保项目建设内容反映群众呼声、符合群众期盼。项目争取“强基础、促产业”。充分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集中区及特色龙头产业,积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谋划实施潜山市油坝乡喜翔禽肉食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助力产业良性发展,新增带动就业250余人,有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升级。项目统筹“优人工、助贫弱”。秉持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原则,在项目谋划阶段选择施工技术简单、工程机械化程度低的建设内容,保证了劳务工资发放比例,同时重点向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倾斜。
坚持“鱼渔双授”,务工组织发挥新优势。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强引擎”。项目推进全流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项目建设所在村,进村入户,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力组织群众参与务工,梳理出脱贫监测户等在内的群众名单380余人,实现当地群众劳动力资源储备动态管理。技能培训学以致用“提效率”。通过采取实地督导、电话抽查等形式保障务工人员工资,按月发放劳务报酬,2023年至今实施村民自建的以工代赈项目3个,累计发放报酬350万元,人均增收1万元,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帮助参与群众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0期320余人。流程监管保质保量“见实效”。坚持岗前安全培训、岗间安全检查、岗后安全整改,围绕工程设计技术标准,规范项目施工流程,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按照工程合同规定和施工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不定期深入现场开展督导调研。
坚持致富增收,群众受益开辟新路径。扩宽产业“致富路”。在“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瞄准产业增收、富民带民目标,开展产业配套设施等建设,发挥项目“撬动”作用,补齐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培育特色产业和新型农民,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美丽“宜居村”。通过以工代赈涉及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内容,建设带来了“里子”“面子”的双重蝶变,门前公园、草木葱茏,进村公路、入户便道,居民点紧密串联,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搭建发展“幸福园”。坚持“基础先行、产业联动”的思路,综合考虑缓解交通压力、发展农文旅融合、改善人居环境等多方面需求,谋划建设的项目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企业等实现有机结合,有效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