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

政务

首页 >> 时政要闻 >> 县区传真 >> 潜山市

潜山市经开区:“三抓三强”激活非公党建新动能 构建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 时间:2025-03-12
  • 来源:安徽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网
  • [ 大号 中号 小号 ]

面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组织覆盖不全、作用发挥不显、人才支撑不足等难题,潜山经开区党工委创新实施“三抓三强”党建提升工程,通过组织建设强基、骨干培育提质、赋能建功增效三大行动,成功打造“天柱红 潜心智造”党建品牌,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构建全域覆盖组织体系,筑牢非公党建“桥头堡”。走进安徽钟南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有限公司的“党员创新工作室”,墙面上“党员攻关项目进度表”格外醒目。“通过党支部组建的党员技术攻关小组,我们解决了设备生产工艺难题,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公司党支部书记储成刚指着正在调试的智能化生产线介绍。这样的场景正是潜山经开区狠抓组织建设的生动注脚。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而不强”“有形无神”等问题,潜山经开区党工委实施“红色堡垒”筑基工程,建立“三同步”工作机制:在招商引资阶段同步宣传党建政策,在企业注册阶段同步采集党员信息,在项目建设阶段同步指导组织建设。通过“网格化摸排+动态化组建”,形成“单建、联建、统建”三级覆盖体系,对规上企业实行单独组建,中小企业按产业链组建联合党支部,小微企业由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兜底管理。截至目前,园区规上企业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组建产业链党委3个,建立“党建孵化器”5处。为破解组织生活不规范难题,潜山经开区创新“四维考评”体系,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础工作细化为32项考核指标,开发“智慧党建”云平台实现线上督导。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连续两次考核“黄牌”的党组织选派的党建指导员驻点整改。据统计,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生活规范度从2020年的67%提升至2024年的98%,党员活动参与率稳定在95%以上。

锻造先锋骨干队伍,培育企业发展“主心骨”。在卫康制药公司的实验室里,党员博士后工作站正开展新药研发攻关。“我们通过党组织帮助企业优秀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还提供专项培养经费。”党支部副书记史权杰坦言。这是潜山经开区实施“红领菁英”培育计划的缩影,该计划已累计培养硕士以上学历人才12人。针对非公领域党务工作者“不会干、不愿干”的症结,经开区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建立“双库双推”人才储备制度,从企业管理层和技术骨干中选拔培养对象,目前入库人才达98人。创新“理论淬火+实践练兵”培养模式,与潜山市委党校共建非公党建学院,开设“红色CEO”特训班,开发“车间党课”“项目党课”等特色课程。三年来累计培训1200余人次,3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走上企业管理岗位。为激发队伍活力,经开区建立“三挂钩”激励机制:党组织书记薪酬待遇与企业中层正职挂钩,党务工作者职称评定与党建绩效挂钩,党员晋升发展与岗位贡献挂钩。每年设立20万元的党建创新基金,对获评市级以上荣誉的党组织给予2-5万元奖励。目前,园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稳定性提升至85%,党员在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占比达41%。

搭建融合发展平台,激活红色引擎“驱动力”。在孺子牛轴承公司的生产线上,“党员责任区”标识格外醒目。“我们把微型轴承良品率提升到99.8%,每年可节约成本300万元。”党支部书记、党员技术骨干黄柳华展示着攻关成果。这样的技术攻坚已成为园区常态,去年党员领衔的创新项目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潜山经开区党工委深谙“党建做实就是生产力”的道理,创新实施“党建+”融合工程。搭建“红色议事厅”平台,建立党组织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行“党员提案制”,去年累计采纳合理化建议57条。开展“金点子”创新大赛,党员牵头完成技术改造项目36项,申请专利24项。在重点企业设立“党员示范岗”48个,组建党员突击队12支,在复工复产、文明创建等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为强化责任担当,园区构建“三位一体”履责体系:建立党组织社会责任清单,将公益投入纳入企业评优指标;实施“村企共建”行动,38家企业结对帮扶周边乡村;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6支,年均开展志愿服务400人次。

“通过‘三抓三强’系统工程,我们找到了非公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金钥匙。”潜山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杨善武表示。如今的潜山经开区,党组织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定盘星”,党员队伍成为科技创新的“先锋队”,党建赋能形成的“红色生产力”正推动园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办:中共安庆市委组织部
承办:安庆市党员教育中心 协办单位:安庆开放大学网络中心
推荐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Chrome、Firefox、Safari,在IPAD上可获最佳浏览效果。
Copyright 2024© 皖ICP备20005635号-1 皖公安备340811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