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山市槎水镇充分发挥电教远教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在管上下功夫、在学上想办法、在用上抓落实,把党员教育工作抓在平常、融入日常,推动电教远教工作上水平、见实效、出效益。
全面选优培强,激发队伍活力。建立乡镇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具体责任人的党员远程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AB角”的动态更新制度,积极推进活动开展不力管理员的替换,动态更新全镇28名管理员信息,召开电教远教工作业务培训会,不断提高远教队伍人员的专业能力,严格执行“村维护,镇督查”的两级督促机制,确保远教活动规范化。每个站点分类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规范完善的电教远教制度机制。明确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职责,对所有远程教育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实行专人管理,做好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真正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全镇党员远程教育“双创双争”评选活动,强化示范引领带动,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多元拓宽渠道,集聚工作合力。打破传统的远程教育模式,大力推行“线上+线下”的远程教育模式,“线上”集成运用学习强国、安徽先锋微讯、镇村两级先锋网等载体,“线下”依托14个远教站点、3个远教广场,通过制作海报、转载理论文章和录制音频等方式,带领党员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员理论知识学习不再受空间、时间束缚,随时随地可以借助网络开展。组建了50余人的镇村两级宣讲队伍,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基层力量深入讲、文艺队伍生动讲,真正做到让受众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创造性试验开展实地教学,以党员自家的田地、养殖地作为“示范基地”举办“农家讲坛”,打破远程教育学习场所的空间限制,把课堂从站点搬到农家,搬到田间地头,增强了学用的实效。延伸站点功能服务的触角,让站点服务对象由在家党员扩大到流动党员、群众等更多群体,助力在全镇形成党委重视、群众支持、全员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
突出学用转化,展现远教魅力。槎水镇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开展党员远程教育,培育了安徽山林菜园等远教学用示范基地4个,大力开展创业和实用技能培训,形成带动一村、影响一镇、辐射一方的示范效应。金波村吸纳市农业农村局、科经局等技术骨干和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加入远教专家技术服务队,开展“远教专家田间行活动”,2022年度共组织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进行现场培训10余次,受益党员群众1200余人次,使远程教育站点的作用和优势得到较好的发挥,成为支部的好帮手、党员的好舞台,真正达到“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使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中畈村古田农场示范基地推行“站点+基地”模式,将远程教育延伸到产业链上,将技术服务拓展到田间地头,千方百计助农、惠农,组织开展种养技术培训,采取务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带动20户脱贫户增收,户均增收5000元。(涂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