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从群众最盼望解决的急事难事做起,把“焦点”对准群众的关切期待,更为贴近百姓需求。安徽省望江县切实把主题教育与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做好,将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纾解民困,造福百姓的生动实践。
一条河的整治,带动“百日攻坚”净河行动
“原来这河哪叫河,两边全都是青草,堤岸多处看到是村民倾倒的生活垃圾,过往群众对此十分不满”,华阳镇计渡村孔德根如是说。“经过前两个月的整治,现在老百姓都高兴了,因为水能洗了,水也能用了”。村民汪成主也接着说,“白色垃圾捡掉了,草也拉掉了,水又清了,河里没有漂浮杂物”。正在此处钓鱼爱好者彭学周凑过来也说了一句:“过去这里脏,难钓鱼。通过治理后,水质也好了,鱼也钓到了,现在我经常约同伴来钓”。华阳镇副镇长、该河段河长李平说:“今年6月,省政府主要领导开展河长制暗访,提出了‘跃进河’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了该县范围内为期100天的“百日攻坚”净河行动”。
为使净河行动达到整治效果,该县制定了《望江县“百日攻坚”净河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细化实施步骤,强化保障措施,把净河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以河(湖)长制工作开展为统领,以乡镇为单元,逐河(湖)、逐水体开展地毯式排查,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排查乡镇级河(湖)及小微水体。在大排查的基础上,梳理问题清单,分类建立台账,逐项明确清理整治目标任务、具体措施、责任要求和进度安排。共排查河(湖)“四乱”问题804处,清理违章面积2万余亩,垃圾3500余吨。
该县水利局副局长、河长制办公室主任檀传长说:“全县累计投入人工9642人次,动用船只223艘次、挖掘机铲车等450余台次,河(湖)面貌明显得到改善。对水利部2019年河(湖)管理暗访督查反馈的8个问题,逐一克难攻坚,全部完成整改,按期销号。在全省长江沿线率先完成11艘望江藉涉砂船只拆解的任务”。如今的“跃进河”,钓者在静静地钓鱼,河内几只野鸭在水面上嬉戏着。一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家园,真正给村民安居乐业带来了切实好处,也让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有了“铺路石”,群众出行方便多了
无我之境界,为民之情。华阳镇天河村77岁的老奶奶丁胜荣激动地说:“现在农村老年人享共产党的福,有国家的好政策,坐城市公交不要钱了”。该县交通运输局学用结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工作标尺,从方便城乡群众出行为切入点,办事实解难事,甘做“铺路石”。
一枝一叶总关情。该县属深度贫困县,县级财政底子薄,特殊群体免费乘城市公交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十多年前,在开通城市公交时,城镇7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已享受免费,然“农村口子”一直没开,农村老年人多有抱怨。在主题教育工作推动下,县政府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把关爱农村老年人诉求作为一项利民惠民实事好事来办,明确农村70周岁老年人享受同等“待遇”。
百姓有呼声,政府有行动。该县针对公交瓶颈存在的短板问题,按照“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的要求,立行立改,“以政府能够承受、企业能够发展、群众能够满意”为标准,逐步完善各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达到功能齐全、城乡客运齐头并进。继去年投入50辆新能源公交车在7条线路上运营外,今年又新增一条公交线路,投入8台新能源公交车运行,基本满足了群众的出行需求。采取了电子站牌、语音播报站点、无人售票、统一公交车外观和标识等措施,一改过去公交车在人们心目中的脏、乱、差,提升了“人民公交为人民”的服务形象。该县现正在申报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和“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服务能力再上档次再上水平。
捧出“五颗心”为民,打造“五星级”服务
过去一提起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不少人的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办事复杂、流程优化不足,让群众的烦心事长期得不到解决。
该县今年3月新组建的医疗保障局,积极践行“最多跑一次”理念,按照“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思路,紧紧围绕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更少生病”的目标,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
组建至今不到8个月的该局,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乡镇村带队调研,掌握基金监管、民生工程、医保扶贫等第一手资料,通过走村入户进农家,访民情,解民意,特别是医保贫困户,既现场办公办难事,解决群众疾苦又主动发放医保宣传海报、宣传折页,加强舆论引导和正面宣传。5月,又组织开展乡(镇)村级卫生室负责人和定点医药机构人员大规模工作培训,对全县200多家医药机构重新签订新协议。同时加大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实行“零容忍”不放过,约谈定点医疗机构16家,暂停定点医疗机构资格6家,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1家,扣减医保费用300多万元,查实一起参保人员持假票违法套取基金事件,保障了医保领域资金的安全运行。
为民服务始终是医保人永恒的追求。为此,该局领导班子以党建促队建,提出了“五颗心”为民,“五星级”党建服务品牌。积极推动医保工作重心下移、医疗资源下沉,推动人财物等向农村一线倾斜,向基层村民群众倾斜,全面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夯实乡(镇)村医保队伍建设,不断在选人用人上下真功出实招,使基层医保人员成为群众身边的“代办员”、民生政策的“宣传员”、医保基金的“监管员”。实行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网联动机制,不仅在县级层面强化服务意识,还延伸触角,在乡(镇)村(社区)设立医保便民中心“窗口“,简化环节、优化流程,“一站式”服务,“一次性”结算,便民利民,服务对象不走往返路、不走回头路,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米”。
这一个个事例,正是在“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的生动写照。在脱贫摘帽主战场、在“三大攻坚战”行动中、在当前抗旱防火紧要关头、在人居环境整治前线……,主题教育检验各项工作成效,通过工作实绩又促进了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一件件、一桩桩小事、难事、群众身边事得到解决,金杯、银杯不如咱老百姓的口碑。
(通讯员 姚云 何立杰)